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作者:三峡在线
据钱江晚报消息昨天(10月26日)上午,作为杭州名师名校长论坛的分论坛,第三届中国小学数学教育峰会”在杭州崇文实验学校召开。峰会是由杭州上城区教育局与《人民教育》编辑部联合主办的,吸引了国内外一大批数学专家、特级教师和数学老师参与。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史宁中在会上透露,从明年开始,奥赛获奖生参加高考,将不再具有保送资格。“我是管奥数的,我欢迎这样的决定,现在的奥数教法不对,孩子真不应该学。”史宁中说,现在的奥数是拔苗助长,“家长认为,提前学有好处。其实没有意义。学习是有规律的,四年级不能理解的知识,到了五六年级就懂了,不需要提前。打破教育规律的学习,没有好处。”
作为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史宁中说,新课标有一个最大的变化,就是要教孩子“会想”,“学奥数,不如多看些书,我小时候就喜欢看凡尔纳的科幻书,比如《海底两万里》等,看这些书对我的影响非常大。”浙江省功勋教师、浙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主编张天孝也反对学奥数:“我不鼓励学生参加奥数班,孩子在小学阶段,主要是打基础,学数学,开拓思维,而不是去解难题。”
其实,早在2001年,教育部就发布禁令,规定“奥赛”成绩不得与招生挂钩。叫停口号已经喊了11年,可这趟“高速列车”却从未停下。今年开学前的8月28日,教育部再祭出含有30条内容的秋季开学“监管令”。主要内容包括,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不得采取任何形式的考试、考核、测试选拔学生,禁止举办与入学挂钩的培训班,坚决制止奥数变相挂钩的行为,不得设置或变相设置重点班。
对此,人民日报评论说,为“奥数热”降温,不能扬汤止沸,必须釜底抽薪。鉴于以往治理奥数的效果,仅仅口头强调“奥数与升学脱钩”是不够的,治本之策是优化配置教育资源,缩小校际、区域和城乡的差距,从根本上解决择校难题。而能否实现这样的目标,关键在于政府是否作为、是否给力。
奥数明年就不会再与保送大学挂钩了
--------------------------------------------------------------------------------
三峡在线简评:取消奥赛获奖生保送资格利大于弊
首先,今天三峡在线在开头就要旗帜鲜明地表达观点:在现阶段三峡在线不支持奥数获奖生与保送大学挂钩。
为什么?是因为奥数这项比赛本身的错误吗?当然不是。三峡在线想说的是,奥数本身作为一项有着悠久历史的数学竞赛,它设立的初衷是极好的。奥数的内容有许多涉及到实际生活应用的问题,解决这类问题的过程能够很好地培养同学用数学观点看待和处理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揭示实际问题中隐含的数学概念及其关系的能力。而且,作为一个“奥数强国”,中国在国际奥数竞赛上取得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从40届到第43届,中国代表队连续四年总分第一,涌现出一大批数学天才,在各个领域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既然奥数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的好处与荣耀,为什么我们还要取消它与保送资格的挂钩呢?这样做岂不是切断了数学天才直接进入高等学府深造的机会吗?这原因就在于奥数对当前社会带来了的一些负面影响无法很快解决。
我们可以看到,自从奥数成绩与小升初、中考和高考挂钩以来,许多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让他们学习深奥的数学理论和知识,不管孩子是否喜欢数学、是否有能力接受奥数的知识,总之把孩子“扔”在奥数里面就能让家长心里得到一丝希望和慰藉——孩子在以后的考试中就能得到更多的机会。
这种表面上看起来风风红红、实际上呈现畸形状态的奥数发展模式,让纯正的奥数变了味道:原本是为了激发孩子们学习数学的热情与兴趣和发现数学方面的人才,结果在中国演变成了在与他人竞争中占优势的实用工具。
在三峡在线看来,奥数这种虚假繁荣不利于国人正确认识奥数的价值和意义。奥数只是一个比赛,不应是一个工具。它只适合对数学有感觉有兴趣的人参与,一个被家长意志“胁迫”参加奥数培训班的孩子是不能真正感受到学习奥数所带来的愉悦感。况且,太小年龄学习奥数,正如新闻中教育工作者们所言,“其实是没有意义的”、“孩子在小学阶段,主要是打基础,学数学,开拓思维,而不是去解难题。”
可是,博友们不禁要问,难道中国奥数的虚假热潮难道要归咎于家长的一厢情愿吗?三峡在线不同意这样的说法,三峡在线只能说家长也是无奈的一方,或者说,是“受害者”。因为奥数之所以火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正是因为普通家长心里的隐忧:既然拼不过官二代的权和富二代的钱,那我就只好抓住奥数这根救命稻草,让孩子能在未来有一个与官二代和富二代竞争的筹码。这也是一个有关“孩子拥有快乐童年or孩子拥有美好未来”的痛苦抉择。
所以,当我们遇到变了味的奥数时,这种扭曲的发展现状逼着教育工作者们忍痛割爱,取消它与保送资格的挂钩,而这真是奥数回归本源与传统所必经的道路。不过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取消了奥数与保送大学的挂钩,教育工作者们能否进一步真正意义上取消奥数与一切升学资格的挂钩呢?而在取消“挂钩”后,教育工作者们又能拿出一个什么样的方案来保证更公平更透明地选拔学生呢?如果取消奥数与升学挂钩仅仅是一种形式,那三峡在线认为,奥数与升学挂钩未必就是坏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