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14|回复: 5

15公里远没走过几步好走的路

发表于 2012-10-30 11:38:1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5公里远没走过几步好走的路

——十八大保供电110千伏毛浪线特巡见闻

    1024日,曲靖会泽。

    上午,会泽县城有一点点寒意,8点多,曲靖供电局会泽分局输电所线路一班、二班人员便全部集中准备工器具和所带材料。在平时,这条线路是由一班负责巡视,在党的十八大召开前期,这一天他们集中力量,抽调年轻力壮的人员,要对从曲靖会泽毛家村供往昆明东川浪田坝变电站的110千伏毛浪线进行特巡和带电消缺,以确保十八大期间的正常供电。

     毛浪线架设以60年代末,曾是以礼河电厂供给东川市的主干线,它见证了东川几十年的发展,为东川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你只要今天能走下这一条线路,今后的工作就不成问题了。”出发前,老师傅姚文俊对今年从四川大学毕业刚分到线路一班的大学生范立说了这么一句话。

参加巡线的人,除了线路班成员外,还有分局党支部书记陆兵能和几位媒体记者,吃早点时,线路一班班长崔明武特别吩咐要吃大碗的才饿得到中午,从来没吃过大碗早点的女孩李茜茜娅破例也要了个大碗羊肉米线。

840分,近20多人的队伍乘车出发,其中有8名记者。

行走悬崖间

车子在大山的盘旋公路上行驶了大约40多分钟,到了一个叫小坪子的村子,便已经没有再通往前方的公路。村里几个农民,早早就牵着几头小毛驴在村口等着,小毛驴是线路班几天前就打电话约好的,好多年来都一样,每次去巡线、消缺,巡线人员都要借助当地村民和小毛驴的力量才能完成。

巡线人员从车上卸下瓷瓶及所有工具、干粮和水。村民们一件一件往毛驴身上堆放,一共有四头小毛驴,它们的身上都驮满了东西,每头大概驮着50多公斤。为了减轻毛驴的负担,老师傅姚文俊要求所有人员各自带上一瓶矿泉水。

下完人后,车辆原路返回,要绕上百公里到巡线的终点去等候。

村民牵着毛驴在前面走,我们拄着早已准备好的拐杖跟在后面,走过几块田埂便开始上山,山间小路不足一米宽,刚好够毛驴通过,路上石头突起,稍不小心就会被绊到,先我们还能勉强跟上,不到20分钟我们便被拉下几百米远。越往前走,坡度越陡,几名巡线人员顺着没有路的山上爬去,坡度达70多度,带电作业人员则继续往路上走。

没走出多远,好几个记者的喘息声已经越来越大了。爬过一座山,就开始进入一段稍平的地段,但路却很狭窄。最危险的是在路的上边是悬崖峭壁,在路的下边是万丈深渊,人走在中间,离悬崖一臂之隔,距深渊一步之遥,上面不时还会有小石子飞落,下面让人不敢多看几眼,仿佛看着看着脚就会站不稳。

一路上,师傅们不断提醒着,危险的地方他们又会伸出手来相互拉一把,记者要照像,必须要找一个可以靠稳或蹲下的地方。

在提心吊胆中走了两个多小时,终于走出了这一危险地段。但师傅们却说,在这条路上,这算不上难走的,最起码还有路可走。

无人村小憩

好不容易我们终于看到前方有一个村子,老远看去有30多间房屋,心里想着到村里可以找户人家歇歇脚,喝口水。

崔明武师傅告诉记者:“这个村叫土石岩村,过去住着20多户人家,但常年缺水,又没有公路,被政府列为不适宜人类居住地,前几年全部被强行迁走,但有的人舍不得丢下这里的山地,还会来种庄稼。”

土石岩村的所有房子都是用石头堆成的,因为人已搬走,部分倒塌的墙体上还有被烟燻过的痕迹。记者看到,一个水泥筑起的水池看不到一滴水,村子背后有三处山体滑坡冲出来的印记,十分明显。

老师傅孙智指着半山腰对记者说:“我们每一次巡线都要经过那三处泥石流冲涮过的地方,雨季来巡线非常危险,等一下我们就能看到那几个巡线的弟兄了。”

走进村子,村里死气沉沉,我们在路边找了几块稍平整的石头坐下来。

几个赶毛驴的村民在这个村子里转来转去,只见他们从村里走出来,每人手上抱着一抱豆秸杆,原来他们今天要准备“吹灰点心”——烧洋芋招待记者。

村民袁子林说:“整座山上见不到一棵树,根本就没有柴,用这些豆杆不知烧得熟烧不熟”。

因为天太热,我们依墙而息,稍微能抵挡一下烈日的照射。突然,记者发现地里有两个红红的东西,走上前去一看,竟然是两个熟透了的西红柿。在这个时候,也顾不上脸面,也不管是偷还是窃,跳进地里摘下来用手擦擦就吃,原指望它能含多少水份,可能本身天气太旱,吃起来不是想象中的那种滋味。

大概休息半小时后,我们继续前往,走到62号杆下,已经是下午1点多了,有师傅说:“到这里差不多走了一半的路了,就在这里休息吃东西吧,吃完才有力气走。”

几个村民将10多斤洋芋倒在地上,然后将从土石岩村带来的豆杆放在上面点燃了火。

62号杆是三联杆,由于山上没有树,电杆根部被师傅和记者包围起来,既可以借助靠一下,也可以乘一下凉。

洋芋真是难烧,村民们不得不在附近又拔一些枯草添上去。终于可以开吃了,但巡线那路人马还没赶到,我们只有等待他们尽快出现,从分手到等来,他们足足慢了我们90多分钟。

吃着香喷喷的烧洋芋就着老干妈咸菜,真是一种劳累后的享受,好几个人变成了花脸,大家你看我,我看你笑得多么开心,仿佛忘记了前面还有多少路要走。

50100

看到人在吃香喷喷的洋芋,咕嘟咕嘟喝水,这下可惹闹了站在一边的小毛驴。它们似乎不太高兴,一个劲地大叫起来,一只赛着一只叫。

看上去可能它们也渴极了,有人提议让小毛驴喝点水,但不知怎么让它喝,因为在山上水太金贵,又不敢浪费一点,后来有人取下安全帽,将水送给小毛驴喝。

在这期间,姚文俊向记者介绍,每次巡线、检修,他们都少不了当地群众的帮忙,更缺少不了毛驴帮驮运东西。

姚文俊说:“说句不好听的话,到这山上来,有时候真是人不如牲口,人有时候走远路,拿瓶矿泉水都觉得多余,因为越拿感觉越重,而每头小毛驴上山能驮几十公斤甚至上百公斤。”

一路上,为了照顾小毛驴,每到危险的地方姚文俊就会跑过去帮着照应,提醒主人该给它们吃料、该给它们喝水了。

在这支巡线队伍中,有两名女性,一名是开头提到的曲靖供电局新闻中心李茜茜娅,另一位则是一位赶毛驴的大婶,大婶名叫刘萍英,今年53岁,长期在山上行走、劳作,走起路来一点也不比男人差。她说:“这久农活少一点,听说今天要送东西,我也就主动来了。”

记者问刘萍英:“来一天,巡线的给你多少钱?”

刘萍英说:“人50100,驴比人干活要多,所以挣钱就比人多。”

将东西送到带电作业的79号杆下,刘萍英说:“早知道有这么远,给我100也不愿意来。”

为了照顾她,另外几个村民留下帮忙,刘萍英大婶牵着小毛驴从原路返回,她要回到小坪子村,估计也得花四五个小时,此时,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

下山真要命

79号杆,是这一天的主要工作,为了不影响客户用电,会泽供电分局将在这根杆上带电更换受损绝缘子。

带电作业是一项技术活,考验工作人员的胆量和勇气。对于没见过带电摸高压线的记者们来说,是一种惊奇,也难免有些紧张。但对于工作人验来说,则显得非常从容有序,多人配合,布置现场、穿绝缘服、登杆、挂软梯、技术人员登上软梯、进入等电位、起吊绝缘子、换下旧的、安装上新的,工作一气呵成。让人看得心惊肉跳,同时也为这艺高人胆大的表现拍手叫好。

工作进展安全顺利,一个多小时便结束。

大家收拾东西开始下山,西阳洒下余辉,喷薄于山峦之间,一旦落下,便面临着夜的来临。

“离小江村已经不远了,下完山就到,车子就停在那里,大家坚持一下。”崔明武对大家说。

因为没有路,党支部书记陆兵能在前面带头,叫大家跟着他走。

一天下来,终于看到路边有几蓬称不上树的树,没有一棵有人高,大概也就十来蓬,再往前走,又没有了。

山上尽是石头,大的石头走不了,小的又太滑,踩到上面就往下滑,稍不小心就往后倒。我们借助着拐杖,但还是有不少人摔倒,旁边除了石头又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拉一把做些缓冲,天色已开始暗了下来,前面的人已开始加快速度,不时听到有人提醒:慢点,小心点!同样也有摔倒发出的“哎呀”的叫声,几名巡线的师傅细心地照顾着走不动的记者,他们将摄像机、照相机接了背在自己的身上,走在队伍的最后。对于落伍者他们就等候,然后搀扶着一起下山。

小江村就在眼前了,从山上看下去,也许最多只有10分钟的路程,然而记者估计的误差悬殊实在太大。我们下了一道山前面又出现一道,没有路,转了半天还在山上。天已经黑了,还好天上又出了月亮,多少看得清地面一点,越往下走坡度越陡也越滑。前面的已经到了,听到他们的笑声和欢呼声,我们后面的也感觉胜利就在眼前。虽然很累,但仍强打起精神往下走,有时候脚下一滑就滑出去一米多,陡的地方要半蹲着往下挪。稍站直了歇一下,双腿都会打颤。

在刚开始上坡的时候大家都希望能走上下坡路,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走起下坡路更是要人的命。

下到坡底,一看手表,看上去10分钟的路程足足走了47分钟。

这还不算完,还要过一条5米多宽的小河,还好先到的人已经搬来石头搭好了桥。

从小河边到小江村子,我们再次经历了田间的“跨栏”——过农村围田的栅栏,攀岩——爬高高的石埂、过平衡木——走在两边都是水田,中间是窄窄的田埂上。

到了车边,好几个记者说:“我终于还活着,感觉太幸福了!”

记者感言多

走过这段线路,记者们似乎有种重生的感觉,同时也对电力工人多了一种敬佩和理解。

其实,走过的线路仅仅只是其中的一部份,我们没从1号杆出发,而是从35号杆开始,我们没能走到终点,只走到79号杆,离终点85号杆直线距离还有5公里多。

师傅们说这个季节是最好的,不热也不冷。要是夏天来,小江的地面温度达到50多度,从电杆上工作下来,安全帽一挤就合拢起来,他们一个班的人没有不中过暑的,过小江要请当地群众左右各一人搀扶才能过去,同时还要穿过世界最大的蒋家沟泥石流,每一次都要不穿鞋子飞跑过去,不然就腿就陷下去。要是冬天来,到处冰天雪地,根本看不清路,只能凭着记忆和印象走路。几十年来,他们从没走过回头路,一次次选择在冒险中勇往直前,因为后面的路更为艰辛。

曲靖电视台49岁的李黎老师说:“有了电力工人的艰辛劳动,才换得我们的灯火通明,他们又是巡线又是登杆,还顾及我们的安全,帮我们背设备,搀扶我们的队友下山,他们真是太伟大了,我也为我能走完这一路而自豪。”

珠江网记者朱洪良说:“都说电力工人收入高,隔行如隔山,我在城市风吹不着,雨淋不到,我情愿拿我的2000元,不情愿拿他们的4000元,太艰苦,太不容易了。在电力工人身上,野炊是他们的家常便饭,登山不是悠闲娱乐,远山不是风景,他们总低头走路,因为他们的身上总是责任,想想他们,感觉我自己是多么幸福啊!”

云南信息报记者常文林说:“今天一走,才真正体会到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重要性,让我看到了我们基层电力工人是如何将万家灯火点亮的。每一次歇息,我很想多坐一会,但又不敢,坐下去我就想打瞌睡。”

曲靖日报记者吴茶洪:“我虽生在农村,但从没走过这样难走的路,佩服电力工人的胆量,佩服电力工人的意志,让我很受教育,一生难忘!”

曲靖电视台记者尚炯:“今天让我亲眼见到了电力工人的伟大,亲自感受到了电力工人的艰辛,社会上对我们电力部门的误读,是因为他们没有领教到这一幕,太令人钦佩了!”

这一天,15公里路,我们花了9个多小时。这一天大学生范立通过了考验,成为了会泽供电分局新一代的巡线员。

赶回会泽已经是凌晨040分了。

作者:王继聪

通联:曲靖供电局新闻中心   电话:15911946518


准备工具,整装待发。.jpg
将瓷瓶、东西码在小毛驴背上.jpg
牵毛驴的刘萍英大婶。.jpg
曲折的山路。.jpg
巡线人员在田埂上行走。.jpg
行走在万丈深渊的边沿.jpg
艰难前行.jpg
大家坐在电杆下乘凉。.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30 12:36:43 | 查看全部
篇幅貌似太长了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30 13:50:38 | 查看全部
照片不错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0 16:06:04 | 查看全部

回 1楼(初卫平) 的帖子

谢谢老师指教,下次改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31 16:29:06 | 查看全部
请根据主题写稿投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1 21:46:16 | 查看全部

回 4楼(邢承木) 的帖子

好的,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