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硕士争当环卫工”是好事 文/胡云峰
“好事天天有,今年特别多。”大家刚刚还在为河北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2008级硕士研究生苗卫芳的工作操心,转眼又加入了“硕士争当环卫工”的论辩。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首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事业单位编制环卫系统员工,457个招聘岗位引来1.1万多位报名者,其中有29位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报名者”这件事来看,个人认为是好事,毕竟,“环卫工”是一个和脏、累、苦等字眼相挂钩的职业,作为“天之骄子”的研究生能够放下身段进行报考,虽充分暴露出当前就业压力之大,但也从另一个侧面折射出高学历者在择业观念上的深刻转变。
面对29名硕士研究生报考“环卫工”,“有人感叹“扫帚”吃香,有人说硕士争当环卫工让人大跌眼镜,还有的人说醉翁之意不在酒、瞄准的是事业编制,更有人说高学历者抢“扫帚”,挤占了其他人的就业空间、也是对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等等。”真是众说纷纭,十分热闹。但不管怎么说,我认为,硕士生报考“环卫工”实属无奈之举,如果有更好的发展可能,他们绝不会去“抢”这个饭碗,而且,如果这457个岗位招收的都是从事扫大街那样的“环卫工”,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书呆子”,并不具备任何竞争优势,之所以会让那么多人产生质疑和担心,一方面是传统的“学而优则仕”思想的变异作怪,一方面是被学历不占优势的自卑心理所桎梏,如果这些身强力壮、但学历不高的应聘者,能够从所应聘的工作需要出发去思考,就会发现,从从事体力劳动这一点看,占据优势的是他们,而绝不是那些“四体不勤”的“读书人”。
从我所在的企业人才成长来看,低学历者获得成功的例子不是没有,但发展空间有限,而且要付出比高学历者更多的辛苦和汗水才能实现。从这点来看,高学历者一旦进入企事业单位,获得重视,并得到升迁的机会,的确要比低学历者多的多,而且企事业单位在用人上存在一个误区,就是总将高学历与高能力划等号,这也是造成低学历者有能力也难有更大发展空间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即便高学历不能与高能力相对等,但“十年寒窗苦”是必须要加以肯定的,作为“准人才”,如果专业对口,成长为人才也要比一般人快的多,而从29名硕士研究生报考“环卫工”这件事来看,说他们专业对口,显然牵强,可能是所学专业比较冷门,或是其它原因,才致使他们将“环卫工”作为了就业的选择,但无论如何,解决吃饭问题是头等大事,尽管有无奈在其中,但这个选择,无疑是正确和明智的。
“研究生”的学习是知识的积累,更多的知识还要从社会、工作岗位上去学习,去磨合,去丰富,去完善,相信,有着过硬知识储备的研究生们,如果能够加入“环卫工”的队伍,势必会让这支队伍焕发出新生机,衍生出新气象,并且对整个“环卫”队伍起到提振信心的作用,毕竟,想想身边还有比自己学历高的多的人和自己从事一样的工作,心理上会平衡很多,愉悦很多,从这点看,我除了要为这29名硕士研究生报考“环卫工”叫好,还真诚地希望他们应聘成功,“条条大路通罗马”,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并且有务实的思想观念做铺垫,成功,就不会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