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我们形容孩子,喜欢用不谙世事,纯洁天真等美好的词语。我们总是单方面的认为孩子就是这样的无邪,他们的心灵向晶莹的雪花一样洁白美丽,总是渴望在他们纯洁如纸的心灵上涂抹灿烂、辉煌和 美丽,企图让所有的 丑恶、龌龊都 远离。]
我是一个主观臆断的人 ,我以为孩子们一定天真烂漫,一定离世俗很遥远。所以当我和女儿在街上看到乞讨的人,,在女儿 想给 乞丐钱时,我即使刚刚看到报纸上有 许多假残疾人沿街乞讨,或因想靠乞讨发家致富的 人自残的报道。我都 不忍心告诉女儿真相,因为-我怕她那颗小小的爱心蒙尘。可我却不知道我们为孩子营造的爱的真空太过狭小,孩子会在别的渠道窥见那些丑陋,还用天真的眼睛,幼稚的心灵去思考,让他们的心灵不知不觉的染上了尘埃。
一日在公园闲坐,旁边有几个十二、三岁的小女孩在谈论学校的趣事。她们先说某某某调皮,总爱拉女生的辫子,听着听着,我不禁微笑了,多么幸福的孩子啊,那个拉她辫子的男生在她心里是最讨厌的人。可一会,小女孩们的声音竟然都充满了愤恨,不由诧异,仔细听来,却是在学校的键球比赛中,某某老师走后门,与体育老师勾结,让数数的人给自己的学生多数;还有英语竞赛也如此,还说此老师与校领导关系极好。 我愕然,忍不住打断他们:孩子们,你们说的不对,比赛的取胜,是同学们努力的结果,竞赛的胜出是实力的比试,比赛的过程中,口语的标准不是你们所能评判的。“阿姨,你不知道,那个老师真的走后门呢!”“你们怎么可以凭空说那个老师走后门呢?”“我们老师和别的老师谈话时说的,还说那个老师给校领导送礼,所以学校都偏向他们班。”孩子们异口同声的回答让我目瞪口呆,我张张嘴,却不知如何向孩子们解释,面对他们的忿然,我竟无词可对,我深吸了一口气,看着他们清澈的眼睛,,我咽下了企图说服他们的话。我知道,我说的任何话,在他们心中都起不到丝毫作用,因为老师的话早已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激起了千层浪,在他们心中可能从此都不会再相信公平。孩子们代表着未来和希望,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孩子的心灵,应该总是最受关注的。不可否认,总有一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丑陋的事情,会逐渐发现社会的阴暗面,可现在我们是否还是应该为孩子创造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不要让他们纯洁的心灵过早的染上尘埃!
菩提本非树,明镜本非台,从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我想,我们该自问并自省了:做为老师,做为父母,我们该为孩子言传身教一些什么样的行为?我们该怎么做?我们怎么忍心让那些幼稚无邪的心灵过早的走入世俗?我们怎么能忍心让那些美丽纯洁的心灵蒙上厚厚的尘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