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988年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单位里的一个“万元户”,类似现如今的小资,拥有一辆进口的光阳牌摩托车,两万多元,羡煞旁人。那时候有摩托车就好象现在你有房有车一样,可威风了。按我当年的月工资88元5角计算,不吃不喝20年也买不起啊。我们单位有一辆125CC的男装本田进口摩托车,简直就像现在的宝马车,单身的小伙子们就是凭着这辆车去追女孩子的,结果还真促成了两段姻缘。
想不到仅仅过了五年,也就是1993年,我就拥有了第一辆摩托车。这辆红色的80CC建设雅玛哈,花光了我和老公两人工作以来所有的积蓄,外加2000元借款,合计8200元。这辆我们宠爱有加的国产宝贝却不争气,经常出现小毛病,不是灯坏了就是链断了,除了发动机没修过,其他都出现了问题。一年后,我们不得不把它贱卖出去。
1995年,我们下定决心购买了一辆珠峰牌摩托车。两边的家长都分别赞助了陆仟元,加上我们自己的钱,合计两万元,我们顺带成为令人羡慕的“负翁”。不是我崇洋媚外,当年进口车的质量确实是好:十三年之间,车子只换过机油、电瓶之类,从来没有被修理过。这辆被我称之为“珠珠”的摩托车确实带给我们家无限的欢乐,特别是儿子的出世,一家三口挤在一辆车上,其乐融融,羡煞行人。儿子小时候睡不着,我就抱着他,由老公开车,只需兜上五分钟便酣然入睡,“珠珠”就是儿子的摇篮;儿子从小听着摩托的“突突突”声长大,不用看就能准确无误地判别出“珠珠”的声音,然后兴奋地叫着“爸爸回来了!”“珠珠”就是儿子的期盼;无论是送儿子上学、还是送我去上班、或者去购物、外出游玩等,“珠珠”都无怨无悔地陪着我们,“珠珠”就是我们家中的一员。
90年代末的广西南宁,是摩托车的天下。南宁的市区道路不是很宽敞,摩托车以其体积小、价格适中、灵活、方便与快捷深受南宁市民的喜爱。据统计,至2001年,南宁市城区道路上行驶的摩托车总量达到50余万辆,按当时市区130万人口计算,平均每2.5人就拥有一辆摩托车,成为中国之最。南宁有全国独一无二的摩托车专用道,是名副其实的“骑在摩托车上的城市”。那时候的年轻人都喜欢玩摩托车、竞车技、飙车速;骑着摩托车的美女们或长发飘飘、或衣群飘飘、英姿飒爽、仪态万千,常常令贪心的帅哥频发交通事故;雄壮的摩托车队伍成了南宁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有一次,一位好友从外地来,想体验一下摩托车的感觉。当我载着她停在十字路口的时候,那些停在专用车道上黑压压的一片摩托,令她叹为观止。红灯一启动,呼啸而过的摩托车令她差点窒息,她拍打着胸口兴奋地对我说“哇!好象万马奔腾,刺激!刺激!”——这就是当年南宁满城摩托车的真实写照。
2002年1月10日,南宁市政府出台了“禁摩令”,即停止办理摩托车注册登记。1月7日至9日,“禁摩”前的最后3天时间里,市民们纷纷连夜抢购摩托车,车管所通宵达旦办理入户手续,场面之热闹壮观堪比抢购北京奥运会门票。据南宁市公安局提供的统计数据表明,仅这3天时间,南宁市入户的摩托车就有29791辆!
与南宁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摩托车被限制后,政府采取了增加公交设备与线路等多项措施,市民们无奈地渐渐接受了现实。仅仅过了两年,私家车就兴旺起来,每隔三个月,车牌号就换一个字母,表明有一万辆汽车入户。摩托车渐渐地被私家车取而代之,现在的年轻人转而开始热衷于开私家车自驾游了。2007年,南宁市荣获“联合国人居环境奖”,“半城绿树半城楼”的南宁市区,花常开、树常绿、噪音少、污染少,市民们终于体会到当年市政府颁布“禁摩令”的良苦用心。
如今,南宁市的街道上很少看到摩托车了,到2015年1月10日,摩托车将从南宁的街道上永远地消失。但这“满街都是一脚踹”的摩托车的故事,将长久地留在很多南宁市民的记忆深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