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03|回复: 0

铿锵创新路——记集团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南屯矿通防科副科长王旭

发表于 2012-11-1 15:13:1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这是他一直恪守的人生格言。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共产党员的崭新风采。他就是王旭,1996年6月在大学入党,同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南屯矿通防科副科长。自参加工作以来,他多次被评为集团公司优秀共产党员,是矿首届“道德模范”,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拥有三项实用新型专利和一项发明专利。

博采众长创一流

对于煤矿企业而言,安全是头等大事。王旭以对员工的生命安全和人身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不断钻研技术,提高井下生产安全系数。

2008年1月,王旭到日本钏路煤矿进行研修学习。回来后他发现:矿炮掘工作面放炮瞬间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不能得到有效消除,严重影响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而在发达国家岩巷掘进多采用大功率隧道掘进机从产生机理上进行规避。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摸索,他发现远程自动喷雾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个难题。王旭不断查阅资料和反复地现场实践,他通过运用吊桶拉杆技术,研制出了喷雾过程自动化、输出水压大、可靠性高的远程喷雾系统,有效地将放炮时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稀释和沉降,此项技术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发明专利。

临危受命勇“亮剑”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王旭时刻以“挑重担、勇担当”为己任,在困难面前,从不退缩。2010年,他率领技术团队多次为兄弟单位消除生产隐患,减少上千万元经济损失。

2010年1月,集团公司国宏化工公司原料煤仓内存煤未能放空,造成内部热量积聚,导致仓内5000吨存煤自燃,而传统降温灭火方式存在引发二次事故的危险。根据安排,王旭带领南屯技术小组来到事故现场,在集团公司领导指导下,采取液态CO2汽化的方式对仓内煤体进行降温,同时置换出仓内可燃可爆性气体,防止灭火过程中发生爆炸。经过2天的连续奋战,成功排除煤仓隐患。

2010年5月,东滩矿一丢煤带出现高温自燃。在成功控制地面自燃发火的经验基础上,集团公司安排王旭采用矿用移动式液态CO2灌注装置,直接压注液态CO2,成功消除了自燃隐患,首次实现了煤矿井下液态CO2直接灌注灭火技术。

2010年7月,菏泽能化赵楼煤矿一工作面回风顺槽CO浓度达到38ppm,回风隅角CO浓度为196ppm,且有不断上升的趋势,自然危险性强。在集团公司的安排下,王旭作为技术支援,带着设备立即奔赴现场。他们采用井下直接灌注液态CO2技术,压注液态CO2400余吨,使回风流CO浓度降到0ppm,及时消除了生产隐患。

以身作则挑重担

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是在实践中磨练出来的。王旭先后从事过监测、调度室、通防等多个岗位,无论在什么岗位上,他始终脚踏实地的工作,完成一次次的挑战。

2010年4月,南屯矿被列为全国唯一一个低瓦斯矿井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试点,承担全国首个低瓦斯矿井紧急避险系统试点建设使命,探索和研究低瓦斯矿井紧急避险系统建设模式。安排王旭主持该系统在矿的示范建设工作。在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王旭经过六个月的努力率先完成采区避难硐室建设试点任务,提出了具有完善系统构成和准确功能定位的井下全硐室避险系统设计方案,为高标准完成系统建设工程做出了突出贡献。(来源:兖矿集团网  杜长芬 张海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