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工作研究
今年是广东“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落实年,也是我省卫生系统非公有制民营医疗机构党建工作的攻坚年。省委书记汪洋在全省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推进会上强调指出:“要不断提高全省“两新”组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通过党的领导和党组织、党员的模范作用,引导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两新”组织成为探索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的重要力量。”清远市委书记葛长伟在全市“两新”组织建设会议上指出:“各级党组织和组织部门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新方法,把党组织活动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密切结合起来,不断扩大党在“两新”组织中的组织与工作覆盖率。”为研究和探索新形势下民营医疗机构党建工作的新途径,更好地建立健全民营医疗机构党组织建设,促进民营医疗机构的规范管理与协调发展。今年市卫生局党组对市属民营医疗机构的党建工作,进行了广泛地调研,通过采取座谈会、实地调研、经验交流会等形式,不但了解了清远市目前民营医疗机构的人员队伍、执业资格、医疗技术、设备设施、床位设置等状况,而且比较详细地掌握了非公有制民营医疗机构党组织建设的基本情况,同时也加快了如何在民营医疗机构中建立健全和完善党组织架构、管理模式、运行机制等方面的探索步伐。
民营医疗机构的党建工作面临三大问题
经过调研,我市现有从业人员20人以上的民营医疗机构22家,共有各类医务人员近800人,大多为本市退休医生、外省市医院医生和刚毕业的医务人员。党组织覆盖率仅为26%,党建工作几乎处于停滞状态。今年4月至7月,开展百日攻坚行动后,现已建立5个民营医疗机构联合党支部,分别是广清医院党支部、新北江医院党支部、南城医院党支部、广大中医康复医院党支部、友谊医院支部党支部,共有党员86人(其中流动党员48人)。党组织覆盖率为84%,党员覆盖率为88%,党的工作覆盖率为100%。但是,民营医疗机构的党建工作仍然面临三大问题:问题一:党员数量少且流动性大。从清远市22家民营医疗机构现有党员的构成情况看,主要有三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业主党员本人;一部分是年轻专业技术党员,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动,而辞去自己原来公立医疗卫生单位岗位,被应聘到各民营医疗机构工作,由于民营医疗机构目前实行的是双向选择的聘用制,所聘用的专业技术人员在试用期内,业主和雇员之间同时处在着相互选择的不稳定阶段,由于这一关系具有极不稳定性,这样便给民营医疗机构组建党组织带来了困难;另一部分则是来自公有制医疗机构,已办理离(退)休手续的高中级专业技术党员。这些党员的党龄相对比较长,对党的知识了解比较多,具有一定的组织纪律观念,但是由于受民营医疗机构雇佣关系的影响和经济利益的驱动,他们往往只在原退休单位把党费交上,而长期不过党组织生活,以至失去了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作用,同时也给非公有制民营医疗机构党组织的建立,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问题二:党员管理处于无组织状态。在我们所调查的民营医疗机构中,由于党组织建设普遍滞后,以至造成了民营医疗机构的党员“无家可归”。如清远南洋医院,有6名党员,全部都是流动党员。他们自离开家乡原来的单位“下海”后,其党组织关系无处可转,甚至有些党员同志的党组织关系,长期存放在自己的“口袋”里,因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党组织转接关系,大多数党员为了不使自己因工作关系而被党组织劝其退党或除名,便不辞辛劳地回到原单位党组织交纳党费,而他们对正常的党组织生活则成了一种“奢望”,甚至一些党员在政治上一度产生了“失落感”,渴望早日回到党的怀抱,聆听党的声音,感受党的温暖与关怀。
问题三:党员发展处于停滞状态等困境。由于党组织建设普遍滞后,便使发展新党员工作成了空中楼阁。在我们调研的民营医疗机构中,团员青年已向民营医疗机构领导递交入党申请书的有6人,但是由于民营医疗机构党组织建设滞后,因此也就无法对有志加入党组织的优秀团员、青年,及时进行培养与考察。
通过“三大对策”推动民营医疗机构的党建工作
查清问题的根源之后,结合日常工作的调研,我经过仔细分析和思考,认为以下三方面的对策能有效推动在民营医疗机构中的党建工作。
一是切实理清民营医疗机构党建工作的思路,不断增强党建工作的紧迫感。常言道:思路就是出路。通过对清远市民营医疗机构党建工作的调查摸底,我们认为要在民营医疗机构建立党组织,就必须按照“稳妥壮大、规范提高”的原则,以“抓党建,促发展,保稳定”为出发点,以“经济组织发展到哪里,党的组织就建在哪里,党员的作用就发挥到哪里”为指导思想,坚持“无党员抓发展,有党员抓组建,有组织抓规范”的总体思路,全市已审批开业的门诊部及诊所,如有党员的也应就近联合组建党支部,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党组织在民营医疗机构中的作用,不断促进民营医疗机构在我市的健康发展。
二是立足于民营医疗机构的实际,深入摸查,强力推进党建工作的进程。通过集中对清远市有实体、有人员、有业务活动且20人以上的民营医疗机构深入调查摸底,切实做到了民营医疗机构总数清、党建情况清、流动党员清、出资人身份清。针对我市民营医疗机构的布局分散,党员数量少且分布不均的特点,在党组织的设置上,我们按照“区域管理,便于开展活动”的原则,采取“独”、“联”、“挂”三种模式,积极在民营医疗机构中建立党组织。一是单独建。即对正式党员3人以上的民营医疗机构,按照党章要求建立党的组织。如广清医院、新北江医院等。二是联合建。目前,我市直属民营医疗机构已采取联合方式,建立5个联合党支部。即对正式党员不足3人的,按区域就近原则成立联合党支部。如清远南城医院和清远华晨口腔医院、清远广大中康复医院和清远中大口腔医院都建立联合党支部。三是挂靠建。即按照行业管理的办法,依托区域卫生行政部门建立党组织。英德市惠民医院和阳山县城东医院都是直接挂靠于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管理,为党员安一个“家”,让党员回到党组织的怀抱,及时过上党组织生活,真正感受到党组织关怀与温暖。
三是不断加大对民营医疗机构党员发展工作的指导力度。针对民营医疗机构党员分散,党的力量薄弱的现状,我们认为应严格按照党员发展标准和程序,建立“党建工作指导员”和“党建工作联络员”机制,进一步加大党员发展工作的指导力度,实行“一人一机构”的办法,在市卫生局机关党组织内选拨在职党员干部担任党建工作指导员。
来源: 清远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