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67|回复: 2

[话题探讨] 硕士争当环卫工:赢了饭“碗”输了理想

发表于 2012-11-2 16:59:3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近日,哈尔滨市首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事业编制环卫工,尽管此次计划招聘的457名环卫系统员工全部为工勤技能岗位,却吸引了11539人报名。一次普通的环卫工招聘,正因为有“环卫工”这个抢眼的字眼作低,再加上众多本科生参聘引发热议,29名硕士生的加入更激起千层浪。是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等高学历者不值钱?还是就业观转变,不图贵贱先安身立命……笔者认为在这场理想和现实的对抗中,29名硕士生仅仅赢了一个小小的饭碗,而饭碗之外,他们的曾经的理想被输得体无完肤。
  
  理想VS现实,工作“脏”饭碗“香”
   脏、苦、累,收入低、安全风险大,是人们对环卫工的一致共识,而环卫工在民调中几乎就是“社会底层”的标志符号。为何这样的工作条件还让学子们趋之若鹜,真的是严峻的就业形势所迫之下,所做的无奈之举吗?
  此次招聘并非招单纯的临时工。招聘方对媒体所说,“……按财政拨款事业单位工勤人员管理,使用事业编制,工资及社会保险等均按现行事业单位工勤岗位标准执行,对在本岗位工作连续3年年度考核优秀的新进人员,符合条件的优先转为本单位管理或专业技术岗位,对新进外地人员可转为哈尔滨市城区户口……”
  目前公务员是中国社会最顶级的职业追求,其次是事业单位,尤其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吃香。不论工种,一旦贴上编制标签,本科生及众多高学历者也一定会前去争抢。上万人再加上其中的本科生、硕士生争抢的并不是要靠环卫岗位来解决就业,而是在争夺事业编制和编制背后吃财政饭的福利待遇。谜底揭开,图的不是简单的一口饭、一个碗,旱涝保收、财政补贴的“皇粮碗”才是真正目标。  
                     
  学历越高,就业面越窄
  事实的确如此,学历越高,就业面越窄。这并不是悖论,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社会可提供给高端研究人员的工作岗位都很有限。尤其在经济形势低迷期,位于象牙塔尖的高学历者可选择的就业面更加狭窄。
  由麦可思研究院撰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的《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 2011届大学生的就业状况本科与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率差距持续缩小;2011届大学毕业生为608.2万人,按比例推算,有近57万人处于失业状态。
  2012年全国有165.6万人确认参加考研,比2011年增加14.5万人,增幅达9.6%,再创历史新高,其中专业学位报考人数达43.7万。根据麦可斯研究院的最新调研数据显示,被调查的2012届本科毕业生计划在国内读研的首要理由是“就业前景好”。  
  然而读研后找工作真的会容易吗?《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表明,从就业率看,高学历与就业率“倒挂”的现象已经显现。  
  自考研人数首次突破百万的2005年开始,一直到2009年,硕士生就业率连续下降。2010年有所上升,为83.9%,不过这一年,博士生、本科生、专科生的就业率均较前一年有较大提升。尤其从2009年开始,硕士生就业率首次出现低于本科生就业率的情况。009和2010年,连续两年硕士生的就业率均不及本科生。特别是在2010年,从学历层次上看,在博士、硕士、本科和专科毕业生中,硕士生的就业率是最低的。维护生活富足、稳定是人的天性,这无可厚非。谁都想滋润、安逸地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对于大学生等高学历者来说,最佳途径就是通过“国考”争取“金饭碗”,或者通过事业单位招聘得到“编制碗”。
  在国家教育体制反思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一些大学生、硕士生毕业后开办农牧养殖、做生意、开商铺等,其实很令人欣慰,至少他们不等不靠,披荆斩棘,走出了一条创业之路。  
                                
  “爆棚”背后,五味杂陈  
  高学历人才的注入,必定会改善环卫工队伍知识结构,也一定会推动新时期“机械化环卫”建设跨越式发展,这是社会建设发展对知识价值含量的认可。
  招聘方起初也认为,此次招聘条件也不低——“大专及以上学历、年龄在30岁以下”,甚而担心年轻的大学生是否愿意干环卫工的活儿?
  事实可用“爆棚”一词,哈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咨询热线每天都接到近千个咨询电话,由于点击率过高、缴费集中导致报名网站网速缓慢,甚至出现了无法打开页面的情况,人社局不得不临时将报名时间延长了一天。在最终报名成功的人中,拥有大专学历的占58.49%,有4203人;拥有本科学历的2954人,占41.11%;29名拥有硕士研究生学历的报名者中,25人拥有统招硕士研究生学历。见惯“大场面”的市人社局承认,此次招聘报名人数多、层次高,大大超过预期。  
  如果说之前的本科生竞聘掏粪工,硕士城管还是小众的话,万人争聘环卫工、29名硕士生争当环卫工的现象决非简单的知识贬值、编制诱惑,它潜在释放了“漠视进取,徒享安逸”的集体信号。
  供一个硕士研究生家庭要花很多的金钱和精力,学生要读很多书、熬很多年,为了一个编制、一个稳定的待遇?他们就这样甘心被编制绑架、奴役吗?
  
  置身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们更看重舒服和安稳的工作及福利,只要有吃皇粮的一线机会,大家都会趋之若鹜。在目前的社会结构、管理机制下,几乎没有多少人愿意凭借自己的学术专业,攻坚克难、白手起家搞创业、搞科研。
  创新没人干,个个求安稳,俨然成了的人们的普遍心态。如果这个普遍心态持续蔓延,如果这种意识持续增强、扩大,知识只会沦丧为蛀蚀社会的垫脚石,这才是最可怕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3 08:06:57 | 查看全部
谢谢沩水云飞老师加亮,请持续关注、辅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3 08:11:20 | 查看全部
昨天下午单位临时通知开会,事评写好后,抓紧贴上去,当时感觉版面挺突兀的,但忙着去开会也没顾上重排。一直开到晚上7点多,又忙着整理会议的资料,也没顾上再重排。多亏胡铁祥老师出手相助重新排版,现在看,果然舒服多啦!感激胡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