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915|回复: 5

让刚性制度和柔情管理和谐共舞

发表于 2007-9-7 17:05:4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人性化管理与刚性制度并非水火不容,人性化管理要靠科学的管理制度来保障和落实,科学的管理制度必须体现出人性化

让刚性制度和柔情管理和谐共舞
■丁于兵


人性化管理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所谓人性化管理就是要重视企业内外最重要的资源——人,以人为中心,了解人的特点,关注人的需要,开发人的潜能,依照人性来管理企业。
人性化管理的实质就在于“把人当人看”。古人曰:“聚人而成家,聚家而成国”。没有比员工对企业充满信心和爱更重要的事情了。只有自觉地在管理中把职工当人看,体现人情味,让管理不再冷冰冰,职工才会把企业真正当家,从而焕发出巨大的工作热情,实现个人与企业的共同成长。
但是,人性化管理并不是人情化管理,更不是任性化管理,人性化管理是以严格的企业制度作为管理依据的,它有一个底线。
纵观国内外人性化管理的著名企业,无一例外地都有一套科学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美国微软、日本索尼如此,麦当劳、可口可乐也是如此。比如,在麦当劳,一切食品都有严格的执行标准和精确的工作程序,就连烹饪时间都有具体的规定,员工的一切行动也都有严格的制度规范。海尔集团是我国人性化管理的楷模,其同样有诸如“员工走路需靠右行,在离开座位时需将椅子推进桌洞里”等这样严格的规章制度。
由此可见,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人性化管理与刚性的制度并非是水火不容的。相反,科学的管理制度则是企业真正实现管理人性化的基础和前提。人性化管理要靠科学的管理制度来保障和落实,科学的管理制度必须体现出人性化。笔者所在的襄樊火车站在管理实践中,正确地处理刚性制度和柔情管理的关系,用制度保证柔情,从柔情里体现刚性,实现了二者的有机融合、和谐统一,值得借鉴。
人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体。是生命就有欲望,就有需求,而且是多样化的,有物质的、文化的、安全的、受人尊重和自我实现等多个方面。襄樊火车站在管理实践中,首先是承认这种需求,然后用制度保证这种需求。
在关心职工方面,每年年初,车站都要开展职工意见征集活动,进行梳理后明确划分责任人和完成时限,以文件的形式下发执行,以此来保障职工的需求得到切实落实。以这种形式,车站多年来如一日坚持了为职工送生日蛋糕,组织职工体检,每年为考上大学的职工子女发放5000元至20000万元不等的助学补助,为因大病住院的职工及家属发放大病医疗补助,保障职工收入每年以12%的速度增长等多项涉及到职工切身利益的需求得到落实。
在具体的管理活动中,车站要求各级管理人员从人的生命尊严的需要出发进行管理,凡事讲究方式方法,管理者和职工之间倡导感化、内化、沟通和互动,强调管理者和职工之间是一种平等民主的互相审视关系,坚持不允许有歧视、污辱职工的言行。为确保这项规定落到实处,车站出台了《干部行为规则》,对干部的言行进行规范。车站还在机关设立举报箱,凡是职工举报管理人员有歧视、污辱职工言行的,车站一经查实,严肃处理。同时,车站每季都开展“评选职工最贴心的干部”活动,每季评比10名进行人均300元奖励,从而鼓励了各级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对职工进行人性管理。
在谈到如何处理刚性制度和柔情管理之间的关系时,襄樊火车站站长张双友深有感触地说:“只讲感情不讲刚性,就会出现无限度的宽容,会滋生惰性,心理需求会膨胀,索取欲望会变得强烈,事业心和责任心会减弱,工作随之会失去干劲。只有刚性的制度和柔情的管理共舞,相互渗透,相互融入,实现刚性的制度和柔情的管理同频共振,才不失人性化管理的初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7 19:11:33 | 查看全部
本文对人性化管理进行了深度诠释。先评论、再叙述做法,再由当事人做出总结性评论,这样的写法有创新,值得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8 10:10:57 | 查看全部
祝贺祝贺,向各位老师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8 22:13:06 | 查看全部
呵,今天到武当山去了,晚上回来才看到。

感谢夏老师的关爱。我把我的原文和夏老师修改过的文章逐句逐字对过了,感觉夏老师改得更精练,立意拔得更高,和主题贴得更紧。向夏老师致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9 21:11:00 | 查看全部
多谢旺仔鼓励。

向旺仔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5 21:30:35 | 查看全部
向旺仔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