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19|回复: 2

[话题探讨] “0.36元工资”, 是企业压榨员工的有力凭证

发表于 2012-11-4 09:31:0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0.36元工资”, 是企业压榨员工的有力凭证
抚顺一家企业的员工李先生九月份拿到了他令人瞠目的工资——0.36元。李先生称,就这样,他还得欠单位2.64元,因为“单位替他缴纳了保险”。原来,李先生和同事二十多人被单位派到上级公司工作。新单位将他们的工资划拨到原单位的账上,由原单位发给他们。原单位领导解释说,新单位没有底薪,靠计件发工资。由于活少,所以转过来的工资就少,扣除保险后就成了目前这种情况。(10月31日《辽沈晚报》)
当人们看到李先生一个月只拿0.36元工资条时,简直难以置信,但是这就是真实的,而且厂方还振振有词地说:李先生扣除所有费用后,反而还欠2.64元,这不得不让人感到一种极其的愤懑。
在当前物质水平不断提高的时代大发展、社会大进步的环境下,人们幸福指数也有了明显提升。可正当全国人民满怀喜悦地“喜迎十八大,晒晒身边新变化”时,竟然还有人一个月只拿0.36元的工资,让社会发展的列车不知倒退了多少年。这样的工资就是放在六七十年代也过不上日子,这样的工资只能叫人去喝西北风。从人的生存角度上讲,劳动与生存是相辅相成的,劳动最起码要让自己能够填饱肚子吧!就是在过去剥削阶级在压榨劳动者时,也要让被剥削者吃饱肚子,才有劲干活吧!这0.36元能让员工过什么样的日子呢?这简直就是一种灰色的幽默,滑天下之大稽。
当然,从员工工资条中的各项款项来看,名目繁多的扣款确实不少,但作为企业不论怎么扣款,不论怎么算账,也不至于扣的员工连稀饭都喝不上之地步吧!站在企业生存和发展角度上讲,现在有些企业经济效益确实很萧条,这些困难主要还在于受当前市场大环境的影响,与产品质量和销售量关系并不大,换句话说,这些客观原因与员工无关。尽管如此,可在有的企业,他们没本事抢占市场先机,没思路在外拓市场上赚盈利,只有想方设法在员工身上盘剥银两。在有些企业管理者看来,员工的劳动价值就如同一个“橡皮泥”,想怎么捏就怎么捏,管你法律如何规定,管有无最低工资标准,管你能否生存。因为他们已经掌握了大多数员工心理特征,多数员工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况且有些劳动纠纷需要打官司,这样要花费很大的时间和精力的,有时还会落个人财两空结局。因此说,目前在企业,员工任人宰割,任人摆弄的事情还有太多太多,一个月只拿0.36元,还要倒欠2.46元现象,只是众多无良企业中的冰山一角罢了。当员工与企业发生矛盾纠葛之后,我们劳动仲裁,以及相关部门表现缺位,甚至不作为,也是给企业肆意妄为创造了有利环境和空间。就像上述事件,当记者反映到劳动仲裁部门后,得到回应的是仅仅停在表面上感到企业确实有违规行为,确实是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但能不能雷厉风行地替员工讨个说法?我们就不得而知了。
由此,笔者认为,企业敢用0.36元支付员工月工资就是置法律于不顾;置最低工资于不顾;置人生存底线于不顾,亮你也奈何不了我,这才有敢于挑战人性底线的胆量。因此,笔者认为,当员工与企业发生劳动纠纷时,最缺的就是员工维权意识,尤其是相关部门闻讯而动的工作作风,特别是对一些弱势群体,就更应该多加关注,多加热心帮助。因为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总不能依靠媒体替代维权吧。我想只要劳动仲裁等有关部门在处理劳动争议、工资纠纷等事务上能够像“110”一样,接警就动,动而有效,那么这些无良的企业也就不敢肆意剥削员工们的劳动剩余价值了,员工干起工作来也能真正挺起腰杆,扬眉吐气地工作着,并快乐着、幸福着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9 19:12:49 | 查看全部
最后一段写的一针见血,逻辑清楚,赞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9 22:04:58 | 查看全部
据此,依法以理去维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