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从我记事起,我家每年都能吃上的腊八粥,直到现在,都是我母亲亲手做的,以前腊八早上现做现吃,现在是母亲腊八做好了让我回去取。
母亲做腊八粥很辛苦很讲究,前一天吃完晚上饭洗完锅收拾完毕保持灶火不灭,让我们先睡,母亲就自己把精心买回来的的红小玫豆和小米进行沙沙,由于我们家7口人,做一顿粥一般用1斤豆子和3斤小米,她一粒一粒地沙拣防止有沙了杂物。将沙好的豆子用水掏净泡一会倒进锅里加入一点碱面,急火烧开转慢火熬至5成熟,必须保证红汤足够量,少了第二就无法做够7口人的粥,因为不能随便加水,否则粥就不会红了。做完这些准备工作我们都睡醒一觉了。
“腊八的粥不见红日吃”,这是母亲最常讲的一句话,为此她早上不到四点就起来生火掏米,做粥红枣是少不了的,半斤枣用冰冷的水洗净剥开同沙好的小米一同下锅,再加入几粒糖精,开始熬。有空还得的准备菜,“腊八不吃荤”,母亲就给我们烩白菜山药蛋豆腐粉条。这个灶的粥熬的差不多了,那个灶的菜也烩好了,才一一把我们叫醒,在她催促下,快速穿起她用火炉烤热的棉袄衣服,简单地洗刷后,一家人开始享用腊八粥,母亲看着我们争着吃,吃的香,站在地上忙碌的她笑着说,别急,多着呢。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义。
“奶奶的粥没有像别人家的粥有果脯、核桃仁,糖也不多,不好吃。”这是我儿子说的话。但我吃了四十多年却觉得是最好吃的最地道的粥,辅料加多了反而没了粥的味道。
“你好吃,妈就给你做!”我近80高龄的母亲前几天来电话说。“您愿意做,我就高兴取去.””我是给我孙子做的。”我不知道该怎样回答母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