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33|回复: 0

(1110期)电建工人:昔日依赖洋专家 今日自己出国当专家

发表于 2012-11-5 09:56:1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电建工人:昔日依赖洋专家 今日自己出国当专家
    11月4日是安徽电建一公司安装工张斌的生日。这天他接到来自印度、缅甸、苏丹和土耳其等地打来的祝福电话。小张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安装工,怎么会有这么多洋朋友呢?小张说,给他打祝福电话的既有他去国外当技术指导时认识的洋朋友,也有正在国外做专家指导的班组同事。
    小张他们班组的工作任务是发电机定子安装与调试。发电机定子是发电厂的心脏,小机组的定子几十吨重,百万机组的定子重达数百吨,其外形虽然庞大,但内部结构复杂,细如头发丝的精密附件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安装就位时更不能有丝毫的偏差,否则机组就不能运行发电。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就从国外重金聘请专家到小张他们班组,对安装中的关键环节进行技术指导。有国外专家坐镇现场,小张他们心里才不慌,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依赖和惯例。这种依赖使工程利润减少,有时因国外专家姗姗来迟,或因故提前回国,致使建设工期无法保证。请国外专家技术指导的惯例延续了多年,直到2000年以后才被打破。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步深入,加入世贸组织的步伐加快,安徽电建一公司摩拳擦掌为走出国门,承建海外电厂做准备。公司各工程项目的100多个班组,3000千多名职工劳累了一天,吃过晚饭便走进培训班,听学习专业技术理论课,或学习工程类外语。小张他们班组为了解决定子安装与调试中的技术难题先后成立了12个QC小组。白天工作,晚上挑灯苦学,节假日也不休息,大家没有一个叫苦喊累的,因为大伙都知道,公司的发展要靠实力,只有拥有过硬的施工技术和一诺千金的信誉才能走出国门开拓海外市场。
    寒来暑往,斗转星移,历经1000多个昼夜的勤学苦练,创新了60多个工法,获得7项国家技术或实用性技术专利,两个工程获得鲁班奖。小张他们班组也是硕果累累,惊喜连连,自力更生完成6台不同级别机组的定子安装和调试,全部是一次成优。其吊装所用的时间比国外发达国家少13个小时,吊装费用只有国外同行的一半,调试方案被多个国家称为模版而复制使用。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加入世贸组织后的第二年,安徽电建一公司承接了海外的小型热电厂建设工程。热电厂比既定工期提前了30天投产,安装质量全部达到优良。这台不起眼的小机组使他们的名声大振,邀标函接踵而至。在以后的五年里,小张和同事们足迹遍布非洲和东南亚等地,建设了11台机组。
   从2008年的春天开始,小张和班组同事先后被国外的电建同行或业主聘请过去作技术指导、质量监理。小张他们在工作中与国外的朋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不小张的生日还打来祝福电话。(夏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