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79|回复: 6

幸福指数从60到90分的变化

发表于 2012-11-5 14:13:0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幸福指数从60到90分的变化
                                                              黄光杰
      如果说幸福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感受,那么幸福指数就是对自身生活状态的量化评价。11月4日,当笔者以“变化中的幸福指数”为主题采访西安铁路局安康东站运转车间调车长郭开平的时候,他用了两个数字对自己的幸福感进行了打分:“如果100分是满分,十年前我只有60分,现在我给自己打90分”。
      那时候收入低、工作环境差、上班累、脏不说危险系数也高。当时我是调车组的一名制动员,主要负责“下鞋”,就是对从编组场驼峰解体溜放下来的车辆进行制动,在车辆运行前方的钢轨上放上提前准备好的铁鞋,使车辆停止在预期的位置,防止车辆冲出限界。
      我还记得有一次,一个同事因为铁鞋放置的位置不当,车辆在压上铁鞋的瞬间把铁鞋弹了出去,撞在同事的右腿,幸好车辆的速度不是很快,大腿只是软组织挫伤,要不然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工作环境也不行,编组场的股道间满是坑坑洼洼的道砟,夜间视线不好的时候总是“一瘸一拐”的探着路在场子里穿梭,遇到雨天,更是难受。那时候下班回家媳妇给我规定必须先洗澡换了衣服才准我吃饭,她还经常抱怨,钱挣不到几个,一天脏的和乞讨去了一样,呵呵,的确就像媳妇说的一样,我们两个省吃俭用,日子过得很拮据,每月的工资在对付完房贷、吃穿、供儿子上学等必须开支后就基本清零了,我还记得01年我狠下心花了200多元买了一件羽绒服,一穿就是9年。
      今年48岁的郭师傅在向笔者叙述过去的生活和工作状态时,表情中充满了苦涩,但在谈到如今的变化,郭师傅就像换了一个人,欣慰、喜悦,滔滔不绝。着实让我感受到了他幸福指数从60分到90分的落差。
      如今的自动化设备取代了人工作业的各种弊端,“停车器”的启用让人工“下鞋”制动时代一去不复返。现在股道里装上了减速顶、停车器等自动制动和减速设备,作业人员只需要在室内通过计算机操作就可以决定溜放车辆的停留位置,不仅如此,电子眼覆盖了整个编组场,让坐在室内的作业人员对股道使用、停留车位置等情况一目了然,使人力节省、效率提升的同时,安全系数也大大提高。
      这几年工作环境、收入的改善,也让媳妇废除了对我的“专项规定”。作业区铺上了步行板,工作岗位添置了冰箱、微波炉、饮水机等设施,20多台太阳能完全可以满足下班后大伙集体洗澡的需求。我的工资从2002年到现在足足翻了四倍。媳妇再也没说过我是乞讨的了,呵呵,现在孩子当兵去了,房子的贷款也还完了,平时闲了就约上亲戚朋友,喝个茶或者到农家乐打个小麻将。下一步我们还准备买个小汽车,休假了一家人出去旅游走亲访友就方便多了。
      采访的最后,当问到郭师傅对即将召开的“十八大”,对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有什么期望的时候,郭师傅坚定的说:“这些年我家庭、工作和生活状态的变化让我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这要归功于我们党正确领导下各行各业科学发展的成果。所以我没有理由不相信,未来会更好!”。
      一滴水可以折射整个太阳的光芒。一个职工的家庭也可以反映整个单位的变化。据安康东站站长梁保平介绍,自2002年以来,该站的规模由二级四场晋级为三级五场,运力方面从日办理车数6000辆到如今平均日办理12000辆以上。截止11月4日,该站已经连续安全生产了2233天,创造了自建站以来的安全最好成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5 14:17:07 | 查看全部
请各位老师批判指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5 14:32:16 | 查看全部
变化可真够大的,写得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5 15:39:58 | 查看全部
还有10分是什么?为何不是满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5 18:43:48 | 查看全部
谢谢老师们点评,我觉得恐怕没有人对自己的幸福感打满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5 19:58:23 | 查看全部
文章是自述吧?标题好,行文流畅,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5 20:39:50 | 查看全部

回 5楼(张而不扬) 的帖子

谢谢老师的好评,是自述,但全文自述感觉有点流水账,没层次,就想尝试下人称交替使用,希望老师们多给点建议和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