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三不”见证矿区运输信息化
高运峰
在全国上下喜迎党的“十八大”召开之际,黑龙江省龙煤集团七台河运输部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 “保安全、保畅通、保外运”劳动竞赛向这一盛会献礼。
这几天,运输部机务段运转车间的带班副主任吕世明正忙着和工友忙着检查电力机车的“防寒”工作,以保证冬季外运和向盛会献礼在忙碌着……
机车不冒烟了
“如果这要是在五年前你还开蒸汽机车,这“防寒”工作可就复杂了!”吕世明打趣地和在一旁的工友周家勇说。
做过司机长的吕世明清楚的记得,早些年,矿区铁路铁路龙湖地区矿厂煤炭的外运还要靠吐着白气,冒着黑烟的蒸汽机车做牵引,赶上拉的煤车多一点,坡道大一点,老蒸爷更是得呼哧半天。而机车的乘务员们则是一年四季要围着火炉转。而现在这一场景却再也看不到了。2007年底,运输部购进了两台内燃机车,宣告了蒸汽机车在七台河矿区服役的终结。蒸汽机车的乘务员也经过培训考核,成功转型成为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的乘务员。宽敞整洁的机车室内拉着长长的煤龙,他们心中不知是何等的幸福。
看指令不趴车窗了
说起机车上的变化,吕世明和他的工友真是有很多话要说。“以前做调车(作业),不管啥时候,啥天气,你都得将身子探出(车)窗外,看调车员的信号!”周家勇说。为了提高调车作业中的安全保障,不让肩周炎,风湿成为伤害乘务员的职业病,运输部加大了调度指挥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实现了平面调车。
机车乘务员、调车员、车站值班员间的调车作业告别了常规的灯帜,旗帜,全部换成了对讲机联络。调车员的信号指令只要通过对讲机上的按钮操作,机车乘务员就可以在车内的显示屏上第一时间看到信号指令,这一指令并可以实现调车作业各工种间的共享,而机车乘务员也不用再趴车窗控身往外看了,使工作变得更加轻松快捷。
机车添乘不用人了
火车跑的快,全凭车头带。在机车乘务组由于简化作业程序,或是不按规定速度操纵……往往会成为诱发事故的根源。管理部门只能通过加大跟车添乘力度,依靠“盯人”战术来防控。现在,无论有无管理人员添乘,机车乘务员的整个操作过程都会十分“当心”。“我们的车里现在有了侦探式的‘电子眼’”乘务员周家勇说。原来,运输部在机车司机室里安装了电子添乘装置,用来规范机车内的动态管理。
现在机车乘务员的劳动强度减轻了,运输效率提高了,安全更有了保障,带来的是矿区铁路安全生产创出的好水平,截止11月5日,七台河矿区铁路实现连续安全生产近3300天(3297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