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74|回复: 3

[话题探讨] 从“1”到“0”绝对不是乌龙球

发表于 2012-11-6 09:34:5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从“1”到“0”绝对不是乌龙球
上了一个月的班,工资只有0.36元。这是抚顺一家企业员工李先生令人膛目结舌的工资条。就是这样,李先生称他还欠单位2.64元,因为“单位替他交了保险”。
典型的中国式黑色幽默!这事儿砸到谁头上都会着急上火,辛辛苦苦干了一个月,没有功劳,还有苦劳呢?怎么还倒欠单位钱了?为此,李先生向单位反映,单位领导说 “他们还欠单位钱,因为单位替他们交了保险。”
单位领导的话乍一听还有些道理,因为单位替你们交保险了嘛!单位是按规矩办事的,按国家规定的缴费基数扣缴保险的。
可我们回头看看李先生的情况,他们单位领导的话根本站不住脚。李先生是抚顺煤矿电机配件加工厂的工人。从今年7月份开始,李先生和同事一共二十多人,以劳务输出的名义,到抚顺煤矿电机制造责任有限公司工作。新单位是原单位的上级单位,这二十多人的工资支付方式,是由公司把工资划到加工厂的账上,再以加工厂的名义下发给各个工人;这二十多人的人事关系,也在原单位加工厂。李先生和两名同事在新单位的工种属于“车工”,其他人属于“铸造工”。铸造工有底薪700元,其余工资属于计件工资;车工没有底薪。而在原单位,车工和铸造工有一样的底薪700元。
这就是李先生工资为什么不到一块钱,反而还要欠单位钱的原因所在。李先生在原单位从事铸造工是有底薪的,而到新的单位干同样的工作却没有底薪。李先生以前的工资是由底薪和计件工资组合而成,一个月下来每个月会有一两千元。而到了新单位,底薪却莫名其妙地丢了。新单位也就紧紧抓住这个“大辫子”不放手,以计件工资作为工资总额标准,按比例缴纳保险。以前是在“1”的基础上扣缴保险,而现在没了底薪这个至关重要的“1”托底,出现不到一块钱工资的奇闻也就不足为奇了。
从“1”到“0”绝对不是往自家门踢的乌龙球,而是有企业关部门有意而为之的“好球”。为什么没有出现给李先生多发钱的情况?就像时下吵得沸沸扬扬几大国有银行的“霸王条款”一样。银行欠储户的钱,银行会百般推脱。而一旦储户欠银行的钱,银行就会动辄以“非法占有”为由威胁、恐吓储户。在这里,李先生的单位也一样,有意不给李先生底薪,也不告知,不作为。等到了工资发放,李先生对工资有异议时,就搬出国家政策和企业规章来吓唬:你们还来要工资,我们还没找你们呢!你们还欠着单位钱呢!
面对李先生这样辛苦奔波的劳动者,我们企业领导有没有胆量和魄力说一句:我们也不要底薪,跟你们一样,按计件工资来?看看领导月底能领多少钱的工资?欠不欠企业的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6 11:31:58 | 查看全部
“面对李先生这样辛苦奔波的劳动者,我们企业领导有没有胆量和魄力说一句:我们也不要底薪,跟你们一样,按计件工资来?看看领导月底能领多少钱的工资?欠不欠企业的钱?”这句厉害,不说按计件工资来算,也应该按公司效益实际情况来算,领导有没有胆量说:我们也不要底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6 22:11:15 | 查看全部
无论如何,最低工资标准的底线不能突破,企业必须执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7 22:01:53 | 查看全部
不能少于工资的最标准线,这是企业的底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