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77|回复: 0

“喜迎十八大、晒身边变化”征文投稿    矿山巨变

发表于 2012-11-9 20:46:1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笔者从事矿山井下作业已有20余年了,通过这些年来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井下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同时使矿山人获得了利益。

井下电话随处通

在2000年之前,只有井下总调度和机车调度分别才有一部拨4位数的矿内固定线路电话机,井下其余岗位上都是采用摇把子的电话。那时在井下想找人有点难,非要调度转,调度人员经常忙不过来,无形之中给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特别是遇到紧急情况下更是急人。

刚开始,我们岗位上刚开始使用的是载波电话机,是通过摩电线传播信息,但干扰性大,噪声也大,同时在我们放矿的各个川脉里面也安装了一台50门的防爆电话,每次通话要到那个固定位置上去打和接,拿起话筒方可与机车调度联系。

为了保证当班的安全和质量,后来我们放矿岗位上安装了泄露电话,在工作中只要拿起对讲机就随时与机车调度和当班作业人员联系,既能反映情况,同时又能及时互相提醒对方注意安全,为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2000年,井下全部使用了固定线路电话,取消了老式摇把子电话。在各个岗位上,再也不用调度人员进行转接了,这为井下作业人员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

与此同时,我矿在井下负340M和负410M水平放矿各个川脉进出口都安装了公共通讯接口,遇到特殊情况时,只要拿起手中的插口电话将插头插入接口中就可拨打电话,通话极为方便了。

近年来,井下覆盖了程控电话,接通了电话网络,市话随便就能打。特别是在井下未能按时下班的抢修人员能够及时与家中打个电话报平安,减少了家人的担忧,同时也能安心继续工作。当在井下出现紧急情况时,作业人员也能及时与地面人员联系,使技术人员能迅速下井处理问题,从而确保了生产安全。

井下采矿在加速

笔者刚刚进矿时,井下采矿那时正在使用风动T4G作业,但在日常的安全生产中,受作业环境的影响,T4G在作业过程中也存在着弊端,在操作中,手脚不停,双手要握两个操作阀,脚站在机子侧面的踏板要不停地来回拨动风绳,装一车子矿要铲4、5铲子,在装矿时还要注意到安全,弄不好矿石容易砸伤人;在巷子道中转弯时,要将T4G来回运行2至3次方可转过弯,在经过偏帮时更要小心,防止T4G挤伤人;在溜井口卸矿时,更应注意安全,既要防止T4G大箱掉到溜井的格筛中去,同时又要防止T4G掉到溜井中去,一个班下来作业人员还是感到辛苦。

随着井下采矿不断延伸,产能不断释放,在2006年,井下从外面引进了一批新型采矿设备—电动铲运机,同时对作业巷道也进行了整改。通过电动铲运机的投入使用,大大在提高了生产效率,并保证了当班的安全。如今操作人员坐在机子上操作,只要按下电动按钮并掌握好行车的方向就能行走自如,在掌子面上只要对矿堆铲一铲子就行了;在溜井卸矿时只要将铲斗扬起来再往溜井内倒矿,再也不必担心在溜井口倒矿危险现象;电动铲运机的行走速度要比原来T4G提高了二倍多,当班的生产效率比T4G提高了3至5倍,同时大大地降低了采矿工的劳动强度。

井下放矿在提速

放矿岗位是矿山井下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咽喉”部位。目前,我们在井下负340M和负410M水平同时放矿作业,如今的作业环境比原来的作业环境好多了,这也是近些年来一批批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相继在井下安家落户并投入使用的结果。

为了适应生产的需求,井下放矿运输系统也发生了变化。放矿作业运输铁路钢轨由原来的24kg/m全部装成了现在38kg/m的重轨,提高了机车运行的稳定性及运行速度,减少了机车平常运行时的脱轨频率;为提高卸矿速度,卸矿由原来的人工操作汽缸的侧载式改成了自动侧卸式,这样一来要比原来人工卸矿省时又省力,这样一来大大地提高了运矿的效率,每班比原来可多放800余吨矿石。

同时井下在负340M放矿水平的机车调度室安装了一套运输监控系统,在系统的显示屏中,当班机车调度员可以及时了解到当班机车运行的状况和重点部位的监控,并及时提醒当班作业人员注意安全事项;同时机车司机随时随地通过身上的对讲机与调度员联系,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