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中美关系复杂又微妙,经济相互依赖程度升高,但又毫无互信基础。4位现任或前任负责亚太事务的助理国务卿总结出美国东亚政策的4项特征。
中国崛起改变了美国总统选战的焦点议题。今年的美国总统选战,中国显然已成为两党参选人进退攻防的箭靶。无论是经济竞争力、汇率议题、区域冲突、贸易平衡、网路自由,都凸显了中美战略互信的严重不足。
台湾《旺报》报道,一场可能爆发的中美贸易战,也暂缓了中美关系的紧张态势。从意识形态与政治价值观来看,中美关系确实已构成美国东亚战略的严厉挑战。
面对经贸现实问题,美国民主与共和两党的中国政策,其实并无太大差异,奥巴马第二任期内的东亚战略,亦难有根本上的改变。未来新任国务卿能否逐步提升中美战略互信,将考验华府亚洲“再平衡”战略的成效。
奥巴马上任之初曾表示,美国非但不会围堵中国,反而愿意支持一个强大、繁荣而负国际责任的中国。然而,北京在全球气候变化、南海问题、北韩与伊朗核武危机等议题的表现,似乎不符美国预期,迫使华府开始调整对中国政策。
国务卿希拉里多次批评北京不是“负责任的伙伴”而是“选择性的伙伴”,点出对北京遵守国际规范与善尽国际责任的高度期许。
乔治华盛顿大学最近邀请4位现任或前任负责亚太事务的助理国务卿讨论美国的东亚政策,总结出4项特征是:
首先,中美关系的复杂性前所未见,华府面对强大而自信的中国,若不能找到正确的交往方式,并正面回应东亚国家希望改善与北京关系的事实,那么美国的重返亚洲战略,将失去实质意义。
其次,中美关系已走向所谓“3C”(合作、竞争、争辩)混合体的时代。华府不断强调“无意围堵中国”,很难取信于北京,双边唯有在具体问题加强对话与合作,才可能促使中国成为负责任大国。
第三,美国今后从中东与南亚撤军并转至东亚,有其现实上的困难,美国重返亚洲战略将因此承担较高风险。
最后,维持稳定、健全而正常的中美关系,是美国亚洲战略不可或缺的环节。华府除了应维系与东亚盟邦的安全关系,亦要关注中国政经改革对周边国家的影响。
中美关系虽然摩擦不断,但未激化为军事对立,未来奥巴马很可能会延续此一务实而理性的中国政策。奥巴马去年指示副总统拜登主导中美关系,今年数度拒绝把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似乎意在降低中美误判,试图与北京建立多面向的合作与沟通机制。
面对中国崛起的效应扩大,奥巴马团队将耗费更多的心思,寻求既能确保美国在亚太的领导地位,降低盟邦对中国军事扩张的疑惧,又能避免过度刺激北京的东亚战略。
奥巴马连任有利中美关系维持既合作又竞争的现状,也有助维系平衡的美中台三边利益。中美关系复杂又微妙,双方强调合作,却摩擦不断,经济相互依赖程度升高,但又毫无互信基础。
因此未来东亚的和平稳定,取决于中美宣示建构的稳定、互利与双赢合作伙伴关系,它也是奥巴马试图平息南海与东海领土争端的试金石。
至于美台关系因建立在民主自由与共同利益的基础上,不应受到中美关系起伏影响。平和与理性的中美关系,对两岸提升政治互信具有正面意义。
政治理想或未必符合现实走向,中美经贸摩擦可能阻碍中美重建政治互信的进度。然而,奥巴马若能坚持与北京对话与合作的立场,中美构建新形式的交往模式,应该不是难事。
来源:BWCHINESE中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