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涨工资既不可少、也不万能
河南 初卫平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针对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首次提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翻一番的新指标,这一消息着实振奋人心,广大员工无不欢欣鼓舞,激情饱满。
对我们普通民众而言,提高幸福感的首要前提就是解决收入和分配的不公平。科学发展观下的社会发展不再仅仅关注经济的增长,而是切实回归以人为本的层面,关注民生问题,关注人民的感受、幸福、尊严这样的心理感受,这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重要指标,更是衡量民众是否幸福的标尺。
众所周知,钱不是万能的,可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对于我们普通民众而言,柴米油盐酱醋茶,衣食住行医教保,哪一个生活细节,流淌的不都是白花花的银子,但论起幸福来,那一项不和金钱相挂钩呢?
提升幸福感不是空喊口号,不是在口头上只提“奉献”不为索取、这些大道理谁不懂呢,那是让人最厌烦的形式主义。试想,谁不关注实实在在的“涨工资”,谁不愿意在物价大幅上调的前提上,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让自身每个月多收入点呢?来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呢?目前,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的一举一动,总是能让我们牵肠挂肚,我们为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尽快出台而满怀期待,工资啥时候能得到公平合理的增长而忧心忡忡,因为这攸关大家的利益,牵涉的幸福和金钱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还有个别员工错误地认为眼下乃金钱社会,把只涨物价不涨工资比喻成骑着自行车在广阔的沙漠上行走,这同开着宝马在高速路上急速奔跑的员工相比,俨然是天上地下的差别,可让人不容忽视的是,谁也不能逾越和无视金钱是提高幸福感的条件,因为金钱在现代人的生活中,越来越占据着最重要的位置,试想想,如果一名员工一个月的薪水只能够养家糊口,每天只能填饱肚子艰难度日,他怎么能享受到幸福生活呢?又怎么弹劾有幸福感呢?所以说金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幸福感。
但是有了金钱就能买来人心吗?答案是否定的,君不见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我惊讶的发现这样的事实:财富的增长对幸福影响并不大,收入和幸福并不是成正比。而是恰恰相反,一旦人们的生活安逸了,增加的物质财富所带来的幸福感则会逐渐降低,财富带来的只是暂时的快乐,人们更看重的是精神上的充实和满足,对精神慰藉的追求远远超过了物质上追求。但是,从长远来看,财富就像健康一样完全缺失,会令苦难滋生,虽拥有财富却不能保证幸福。幸福似乎并不是我们想要的东西,而是想要我们无法拥有的东西。
曾记得温家宝总理与网友交流时说,“幸福是让人们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有信心。”而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幸福”更多的是一种感受,一种令人身心愉悦的心理体验,这种感受的获得不只来自物质上的富足,更需要社会氛围的公平与和谐。
吃一顿很普通的饭菜是幸福,一句微笑和问候同样传递着幸福,那究竟什么是幸福?其实幸福就在我们的身边,目前虽然有些企业面临着成本的巨大压力,但只要我们有勤劳的双手,有永不服输的信念,让激情和自信随时伴在我们身边,我们完全没有理由只当幸福的过客,所以别总是仰望和羡慕别人的幸福,同样,自己也可能正被别人仰望和羡慕着。因为幸福这座山,原本没有山顶,幸福只要靠自身的感悟来进行感受,不管怎么说,提高幸福感不仅仅是只有涨工资一条途径,需要我们自己从平凡的工作中感受幸福,在日常生活中体会幸福的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