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11-13 22:36:22
|
查看全部
“80后”身上的三大特征
“80后”在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时期就接触了市场经济,对西方的很多理念和思想接触较早,因此,传统精神的那种奉献色彩不是很浓厚。既然今天中国都无法跨越市场经济这个阶段,那么单纯讲“80后”缺乏奉献精神、缺乏忠诚度、缺乏责任感就不是那么合适了。事实上,“80后”确实对企业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需要企业管理者设置好愿景、管理体系、激励制度等,以便让“80后”认为值得为之奋斗、值得为之忠诚。他们很挑剔,不那么容易被忽悠;但一旦选定了,也是相当投入。
“80后”在青少年成长的关键时期就接触了互联网,这使得他们对自由、平等等观念更为认同。在他们眼里,对于权威几乎没有什么感念,对某些人来讲甚至是负面概念。借助传媒的力量(尤其是互联网),社会文化从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80后”比他们之前各个代际的人更为“见多识广”,对于社会上发生的纷繁复杂的各种事情,他们不再用传统的道德标准去简单评判是非,具备了更强的理解和宽容的能力。与此同时,“80后”的创新意识更强,能源源不断地出现新想法,这要得益于“80后”的眼界与开放式思维。
“80后”几乎都是独生子女,而且是中国早期的独生子女,那时中国人对独生子女的管理、教育都处在摸索阶段。独生子女政策的冲击其实相当之大,因为这是对中国传统数千年教育理念的巨大冲击,时至今日依然未见完全适应。所以,“80后”所谓的娇惯、任性当是与此有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