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68|回复: 2

[话题探讨] “涨工资提升幸福感——折射个人与社会的融合

发表于 2012-11-16 10:49:4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涨工资提升幸福感——折射个人与社会的融合
高运峰

幸福在哪里?它在你的理想中,它在你的汗水里……这是一首关幸福之歌的歌词。而随着央视的“你幸福吗?”的连续报道,再一次让公众把视线集中到了“幸福感”这一词汇上。近日看到《求是》杂志社旗下的《小康》》杂志和清华大学媒介调查研究室联合发布“2011-2012中国幸福小康指数”中,提高工资水平”成为提升公众幸福感最有效的方式。面对这一结果有人在置疑,也有人在困惑,但笔者想这也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也是符合当前我国和谐社会建设出发点的:
一是工资依然是当前民众的主要收入来源。我国经历了30多年的改革开放,但当前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绝大多数人还是要依靠工资来养家维持生计。这与另一项国家权威统计数据发布不谋而合——在资本市场已放开多年,民众投资渠道增多的情况下,绝大多数的人依然选择储蓄。因为这是他们的养老钱,养家钱。
二是传统思想的决定。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解决温饱,民众才可以去考虑为社会,为他人做其它的事,才可以去考虑到如何追求理想和憧憬,如果连最基本的收入都没有,又何谈幸福呢?
三是职场的压力使工资成为幸福最大的缩放点。由于当今企业竞争激烈,职工的压力也随之增大,而对于这一压力,也占据了很多人的幸福时光,更让人失去了去品味幸福的机会。所以对他们幸福的最大释放就是提升工资标准,以满足自己和家人在其它生活层面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动力之源。
一件事的幸福可以让人记忆犹新,终生难忘,一个人的幸福感却是一种长期而久远感觉。虽然它是人者见仁,智者见智之事,但这其中更有社会环境的影响。如何将个人的收入幸福融到和谐的幸福社会建设中,这不能不让人思考?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而美丽中国的建设也延伸了以往人们视野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更有人的素质提升、社会交往的进步等方面,这也改变人们以往单一的唯我至尚的幸福感。
首先,是加快和谐社会建设的脚步,让民众更能感觉到大环境的幸福。我们党在面对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也正是通过和谐社会建设,解决由于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人与人,人与社会间暴露出的矛盾,增加人际间的信任和幸福感。而将和谐社会延伸到和谐村屯、和谐社区、和谐班组、和谐家庭等环节,加大推进力度,会让和谐社会的脚步真正成为公众摸的到,看的着,感受至深的幸福,从而减缓公众的生活压力,享受社会的温暖和家庭的温馨。
其次,是加快医改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让民众解除制约幸福感提升的后顾之忧。记得笔者刚刚成家独立门户之时,父母就教导过,要学会过细日子,活在今天,想着明天。的确,这种思想认识也代表了很多人的一种生存现状。因为今天的付出和压力主要来源于对家庭的责任感。而医疗费用居高不下,岁数大了养老的保障,也都成为当前许多人拼命于职场捞钱的因素之一,所以,只有解决了当前全社会人们的医疗,养老等后顾之忧,可能今天职场上频现的过劳死等就不会增多。
再次,加强社会公平、公正建设,让民众更有平等感。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加快社会的公平、公正建设,让民众享受到平等的社会待遇。这样通过消除工资收入差距,使职工的劳动付出,能获取更大的、平衡的工资收入,更能体现出个人的价值所在,这样更有利于社会的个体融入到社会的大环境中,更能感受到社会加快发展的幸福,提升对社会的幸福之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1-16 10:57:57 | 查看全部
社会基础、背景、条件等等,影响人们的幸福!太低水平的工资肯定无法保障生活的幸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6 11:32:27 | 查看全部
谢谢新平老师的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