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11-16 22:55:11
|
查看全部
其实,中国的民企更是先行一步了。“洋为中用在他们那儿早就不是什么新闻了。一开始就闯入市场海洋里的民营企业家,可没那么多顾忌,他们是不管什么土猫洋猫,只要能干好企业就是好猫。正因如此,所以阿里巴巴的创业团队也有洋人,联想进入国际市场后也大胆启用洋CEO和外国人占多数的“洋管理团队,盛大网络也从微软“挖来唐骏后用得好好的,还给不了不少股份,大家都是皆大欢喜。在我们走过的许多民营企业中,有着洋面孔的职业经理人固然不少,能够操一口流利的“鸟语熟练地与老外打交道的海归们也随处可见了。
在人的问题上,国企转身虽然稍慢,但也不是没有变化。近几年来,国资委领导下的大型国企的“大象之舞也越来越轻灵了。向全球招聘职业经理人,管理层股权激烈,独立董事、外部监事的大胆选用,大动作不断,可见这些企业的主动性、灵活性也越来越象民营企业了。虽然中国网通在跟“海归田溯宁的合作已告一段落,但这并不代表“洋人和本土的“能人在国企的体制内就全部铩羽而归了。
自从有人说这世界是平的之后,这人才流动便没有了门槛。
洋企、国企、民企,其实是许多职业经理人的“三重门,出了这道门,便可以推开那道门,不但比过去灵活多了,也给过去泾渭分明的三种企业带来了极大的冲击,模糊了三者之间原来清晰的界限。熟悉中国环境和市场的本土精英,不但可以充当外资企业的领航员,也可以加盟象中粮集团这样并不传统的“国企,为本土品牌的崛起作出贡献。因为这些新鲜血液的加盟,无论是哪一种企业,它们的理念、价值观、专业度都会有明显的改变,最终受益的还是企业。
当然,那些在外企发展良好的职业经理人们,原来最担心出现“天花板的那些人,也从此更幸福了。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的“企业细胞也更加活跃了,无论是民企还是国企,现在,它们正开始向这些经理人张开自己的怀抱。因为在它们眼里,他们大多受好良好的职业训练,有着先进的管理技巧和工作方法,只要加入的时机合适,完全可以给还处在粗放发展阶段的本土企业带来更好的改变。
我相信,再假以时日,民企、国企、外企,这三重门最后将演变成同一道门,就象那句著名的广告语所说的,享受“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只要是“人才和“人财,都可以过得了那道门的,每个人的世界,都将因此而变得更加精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