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企业招工推行“荐工奖”纯属无奈之举
在企业工作的人都知道,企业是国家的纳税大户,可是企业员工的收入实际有多少?各个企业敢晒晒员工的真实收入吗?恐怕没有哪个企业愿意自曝家丑吧。作为企业的一名员工对企业都不忠实,怎么还会让自己的子女去选择企业,所以才会出现了政府部门、事业单位“挤破头”,中小企业却无人问津的现实。“荐工奖”的出现,我想企业也纯属是无奈之举。
如果究其根源,不外乎以下几方面因素:
一、 独生子女的前途成了新追求。每个家庭都不会心甘情愿的从孩子出生就想把孩子送出去当蓝领,学技术,长大了进企业干又脏又累,危险性又高的工作。就连大山深处的孩子都向往着有一天走进高等学府,改变自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何况城市里长大的孩子,即便走上进企业这条路,也是在求学或者跌倒多少次,才会真正去面对现实,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难道不该值得反思吗?
二、 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的待遇丰厚,是最大的诱惑。进了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就端上了金饭碗,过上了富足的生活,这也是目前最真实的现状。这些单位不但薪酬、福利方面远远大于企业的员工,而且权利还集中,如果你没有足够的能力自己去创业当老板,那么无论是从生活状态还是面子上来说,这样的单位无疑都是最好的选择。前面苦了二、三十年为了就是让自己的后半辈子富足起来,或者让自己的家庭能够生活的更好一些,这是每个人的愿望,愿望是美好的,可是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什么,难道不该值得反思吗?
三、 企业员工干最累的活,挣最低的收入。在企业工作二十年了,扣除五险,还拿不到2000元的企业恐怕比比皆是吧。这样的收入甚至比不上楼下卖水果的员工,可见现在的企业并没有达到按劳取酬的真实状态,甚至很多技术型员工无法真正实现自己的价值,如果他们不是顾忌年纪和学历方面差距,恐怕现在的企业都会出现“用工荒”,或者说有能力,有技术的人匮乏,滥竽充数的人又顶不上来的尴尬局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难道不该反思吗?
实际上出现这种问题,只有一种答案,就是目前国家对技术型工人的定位太低了。而且企业中对技术型员工也没有真正利用起来。在企业工作时间久了,你就可以发现,很多技术工种都是奇缺,这些技术员工在工作岗位上一定是挑大梁的,可是他们的收入并不比那些辅助性岗位员工高,如果出现点错误,还要承担更大的责任,如此以往,谁还愿意冒这个风险。还记得六、七十年代,国家号召向王进喜学习,那个时候人们以有技术为荣,所以家长鼓励孩子都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如今呢?恐怕很少还有家长会这么鼓励孩子了吧,基本上都是教导孩子考入名牌大学,学冷门专业,才会有好的前途。这种观念的转变,就是最好的例证。这才是企业出现招工推行“荐工奖”的真实源头,我想这也是企业的无奈之举吧,既然已经看到了问题,那么就要学会解决问题,如果企业真的拿出诚意,扎扎实实地把员工的待遇提上来,别再让一心扑在事业上的员工心寒,我想哪个企业都会出现“门庭若市”的局面,怎么还会出现“荐工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