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八大处位于北京西山,上山沿途可观赏山花、红叶,景色迷人。从山下到山顶散落有八座古寺庙,故而得名。建议游人先游览二处或三处,然后顺序游至第八处,再返回游第一、第二处。这样走可以少绕一些路。公园已建索道和滑道。
一处是长安寺,始建于明代(1504年),寺院内植玉兰、白皮松等珍贵花木,并设有八大处文物展览。二处是灵光寺,创建于唐代,是八处中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一处。寺院依山而建,院内存有元代遗留的一棵银杏树。西院峭壁下有莲池,蓄养着各色金鱼,池旁有辽代塔基。为供奉从塔基中发现的十一世纪释迦佛灵牙舍利,特在寺北院新建了一座八角十三层佛塔,塔高51米,为灵光寺增添了新的景色。
三处是三山庵。这里只有一个院落,游人以此作为登山的起点。四处是大悲寺,共三层殿堂 ,前殿内有十八罗汉雕像,传说是元末雕塑家刘元的作品。
五处是龙泉庵,建于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后经重建,现保存较完 整。这里是游人休息饮水的地方。六处是香界寺,为八大处的主寺。过去是封建帝王游山休息之地,正殿供奉大佛三尊,庭院有一高大的白玉兰,传说植于明代。
七代宝珠洞,是八大处中山势最高的一处。这里有一座乾隆题字的牌坊。洞口附近的岩石为砾石胶结岩,形似蚌珠,故名宝珠洞。传说清代海岫和尚曾在洞里住过多年。现洞内还有他一个塑像,俗称“鬼王菩萨”。八处是证果寺,西北角有石崖洞穴如屋,叫秘魔崖,位于师山半腰。洞内有石桌、石床、石门和石窗。相传七世纪隋唐时,有位卢师和尚从江南来到这里,在秘魔岩里居住了下来,不久便收了两个弟子。当时天旱禾苗枯萎。他的两个弟子自荐能呼风唤雨,并一起跳进附近的泉水池里,化成两条青龙。不久,下起了大雨,救活了庄稼。从此,人们把这座山称卢师山,把秘魔洞叫卢师洞。百姓修堂建庙以示敬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