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现代人抗压力越来越弱,那是因为不懂得如何调节和释放压力。近日,看到华龙网上一则关于一列车员以一段《粗口style》的视频发泄对工作的不满,而意外走红的报道,不免让媒体们再次关注这一职场员工如何释压的话题。其实,释放压力的方式很多种,只是这位员工过于夸大化,采取了极端的方式来发泄,个人的行为不代表大家的行为。每个人的修养和素质不一样,所以采取宣泄的方式也不一样。
多说YES、少说NO
人一生中会经历不同阶段的时期,在年轻气盛的时候总是以自我为中心。觉得自己说NO会显得很有个性。在嘴上说NO的同时,脚和手却不由自主的在行动,而且还把事情办得很漂亮。这说明你已经后悔和失败了。何不常把YES挂嘴上,既赢得别人的好感,还给自己带来好心情。
我也曾是个火爆脾气的人。当时在温州打工,做了一主管的职务,自认为有点能力,谁都不看在眼里,当时老总也要让我三分,那个时候我就经常把NO挂在嘴上,手却没有停歇在行动。本来就在外打工,显得独立无援,孤军奋战的感觉总缠绕在自己身边,却还拒人于千里之外,让自己孤立起来。后来,同在异乡打工的一要好同事,以看手相的方式告诫我,本来自身有能力大家都认可,但是火爆脾气会让我吃大亏,所以需要修身养性。当时并不能体会如何修身养性,但我却把这句话牢牢记在了心理直到现在。
修身养性化解心中郁结:
抱怨和发牢骚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我国的老中医常能自我解忧除烦,排除不利因素对健康的干扰。有了不顺心的事,多能泰然处之,不急不躁,或取回避环境、转移思路的方法;或向人倾诉,聊以自慰;或冷化处理,不走极端。这些老中医在“文革”期间,多数受到迫害,他们坚信“久阴必晴”、“正必胜邪”,从不被困难所屈服。凡遇到个人福利的事,从不与人纷争,而是以让为先,以忍为福。我们在工作中也应如此,遇事应冷静对待,三思而行。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黄帝内径》“治未病”的思想,提倡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三原则。培养好心态:戒躁、戒卑、戒傲、戒疑、戒愁、戒慎、戒悲、戒妒、戒怒。“殷忧启圣,多难兴邦”,有了忧患意识,才能树立起防患于未然的根本法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