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11-28 20:14:14
|
查看全部
张瑞芬:对,我们的战略人力资源研究中心与很多公司都有应用研究上的联系,学生可以有很多到企业中实地研究的机会,类似咨询性质的工作,比如帮助企业创建人力资源积分卡,员工记分卡,我了解到目前有几个项目都是帮助美国企业研究亚洲,尤其是中国和印度的劳动力发展趋势,为他们提供建议,如何招聘并留住本土的优秀人才。我现在也在强生公司进行一个独立的研究项目,是关于公司的全球人力资源人才审计的,我感觉能够充分把课堂上的内容运用到实践中去,加深了对人力资源工作的理解,而且能学到这些企业领先的管理经验,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机会。那么,我想了解一下,经过这么多训练之后,根据您听到的雇主方面的反馈,我们的学生毕业以后,表现怎么样呢?
David: 据我了解到的美国本土的情况,我们的毕业生表现都非常优秀,不仅是我们前面提到的他们能够帮助企业战略的执行,另外,因为我们学生来自全球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带了不同的经验,在课堂上,大家能够充分交流,听到来自其他国家最直接的介绍,对所有学生来说,都增强了全球管理的观念,这一点,也是很多国际大公司喜欢来我们这里招聘的原因。我们的毕业生总是能够站在很高的高度,看到如何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至于亚洲企业,我具体不是很了解,但是我知道去年有个中国学生秦波,他跟我一起工作了很久,我对他非常了解,是一名非常杰出的学生,他的兴趣是咨询业,所以毕业的时候去了埃森哲,我相信他在这里学到的所有知识一定能够使他出色地完成工作。
张瑞芬:我们刚才谈到了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培养,据我了解,您过去在GE等大公司做过员工培训,您能介绍一下近年来培训的发展趋势吗?
David:好的,我在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工作了26个年头,主要侧重于人员的培训和开发。我看到现在企业越来越重视员工培训,并且越来越深刻地理解公司的战略性职位和战略性员工。过去企业对每个人都进行培训,现在依然是这种情况,但是一个新的趋势就是很多公司很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竞争优势在哪里,在竞争优势的基础上,制定出企业的发展战略,并且加大了在战略性岗位的员工培训的投资力度。
张瑞芬:对于提高战略性员工培训,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我们知道在管理学中,有个著名的“短板理论”:整体就像一个木桶,由长短不一的木板组合而成;决定木桶容量的,不是最长的那块板,而是最短的那一根。所以很多人会认为,应该把精力放在如何提高劣势上,也就是说弥补企业的薄弱环节,而不是如何扩大发扬他的优点。但是培训战略性员工好像是跟这个理论相反,要求企业进一步强化它的优势,而不是补缺。
David:对,我也听说过这个理论,但是我们不可否认企业的成功归根结底是由少数的战略性员工创造的,所以聪明的企业会加大对这些员工的投资,来拉开与其他公司的差距,这样企业才能获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否则如果因为觉得这部分人已经很优秀,不需要培训了,那么别的公司就会渐渐地赶超上来。
张瑞芬:员工培训的成本是非常高的,很多时候人力资源部门很难说服CEO在培训上加大投入,这个问题您是怎么看的呢?
David:我认为人力资源经理必须说明这项投资是有回报的,所以培训项目的成本-收益分析是非常必要的。比如目前大多数的CEO都对企业的领导力水平表示担忧:我们有足够多的领导者吗?我们有合适的领导者吗?我们有能在不同国家独当一面的领导者吗?他们有太多诸如此类的问题。所以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者应该站在战略的角度说明你将如何对领导力进行培训,而公司和个人将如何从中受益。如果CEO认为培训项目会起到真正的效果,我想他们不会吝啬人力资本投资的。除了成本-收益分析以外,人力资源管理者还应该让CEO直观地看到培训如何给企业带来各种效益,所以现在比较好的培训项目都会用到行动学习法(Action learning),也就是学员参与一些实际工作项目,或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既可以培养人才,又可以解决实际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