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12-2 20:25:48
|
查看全部
当这种用人标准得到校准后,人力资源部门就可以开始思考通过何种途径去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其实,任何的人才供给所应优先考虑的,便是通过内部人员合理调配达到满足用人需求的目的。但这种人员的内部门调配通常来说,是在企业内部有相当的人才储备的状况下才可以得到最佳的发挥。在一些企业里,会适时地向外部招聘一批高素质,有发展潜质的人员来到企业从事类似于储备干部一类的岗位工作,通过让他们在企业内不同部门间的轮岗实习及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而逐步将其打造成为企业发展的后备力量,从而建立起企业自己的人才梯队。这样一来,既让新入职的员工感到在企业中有很良好的发展平台和上升通道,又可以确保企业在未来的战略发展中,能够始终保证有充足的人才供给,而不至于出现我们如上所谈到的用人“临时抱佛脚”的情况出现。其实话说回来,如果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能够将人才储备工作做得科学合理的话,对于疲于奔命的招聘工作来说,无疑将会是巨大的解脱。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在一些在发展初期的中小型IT企业或项目公司中,由于各岗位划分十分明确,专业差异性较大,本人倒觉得,对于人才的需求去内部门调配就可能并不是一种太好的选择。
当我们经过分析,将招聘的方向指向企业外部人才市场时,选择何种招聘渠道,也许就应该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从力资源招聘的专业角度来讲,对于不同岗位、不同性质的人才,所选择的招聘渠道也应该是不同的。目前企业常用的招聘渠道有以下几类:
现场招聘对于现场招聘的不同形式来看,又可以分为三种:第一,一般的人才市场,即每一地区都会有一些人才服务机构在服务场所内定期举行现场招聘会,就是我们通常所称的各类各地区人才市场;第二,大型综合性人才招聘会,一般由一家或数家人才服务机构联合举办,具有一定区域影响力,能够吸引举办地周边城市企业单位和人才前来的大型人才交流会;第三,专场招聘,即某一专业或行业类别企业单位和人才参加,以及由某一企业独立开展的仅针对本企业岗位需求的招聘会。
网络招聘这也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应运而生的一种全新的基于互联网络的招聘形式,由于其具备招聘成本的低廉,不受区域的限制及招、应聘的便捷等优势,目前越来越多地被各个企业所采用,正逐步成为企业中最常用的招聘渠道。据有关数据统计显示,2002年,约有29万家企业在网上发布过招聘广告,2003年上升到48万家,2004年增至80万家,2005年达到130万家,2006年超过200万家,年平均增长率达到62.12%。目前国内知名的大型招聘网站包括中华英才网、前程无忧、智联招聘等,以及各行(专)业招聘网站,企业的招聘主管可根据自己企业的实际状况及人求需求特点来选择。
媒体招聘即分为平面媒体,也就是通常在一些发行量较大或行业性的招纸、杂志上发布企业招聘信息;以及电视媒体,即在广播电视、移动传媒等渠道发布招聘信息。媒体招聘形式通常来说花费成本较高,时效性短,如果企业不属于大规模集中性人才招聘需求的话,应该慎重考虑。
猎头服务由专门的人才猎头公司针对企业中某些岗位推荐人选,并在人选上岗后收取一定的服务佣金的招聘方式。猎头一般用于企业高端及稀缺岗位的人才招聘,成本较高,招聘周期长,服务费用通常为到岗人选年薪的25%-30%。
人才推荐由企业内部在职员工及外部行业内人员针对企业招聘岗位需求而推荐适合的人选。应该来说这种形式的招聘效果往往较好,成本又很低,又因为推荐人通常对被推荐人较为熟悉了解,因此也大大降低了用人风险,是值得推荐给各位招聘主管的一种招聘渠道。但是,如果想要利用好这样一个渠道,对于从事招聘工作的负责人来说,在平时就应该注重自身行业内人脉关系网络的建立,让自己成为“spider-man”。只有在平时做好了这种关系网络的建立,在需要的时候,才可能会用的得心应手。与此同时,本人也建议企业在可能的情况下倒不妨设立某类奖项,以表示对推荐人的鼓励和公司对于人才的重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