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三改班规
7月16日,武昌南机务段武南检修车间燃油组响起一阵长长的鼓掌声,该班组职工通过鼓掌的方式一致通过了新修订的《燃油组职工守则》。这也是该班组第三次修改班规了,修改后的班规,加入了职工形象规范条款。通过约束职工的行为,树立良好形象,贯彻落实好单位开展的检修职工队伍建设实施办法的要求。
伴随着改革的春风,武昌南机务段于1980年诞生在武汉市南郊的新余家湾,燃油组是该段最早成立的6个内燃机车专修班组之一。作为班组的老职工现任工长邱柏林对燃油组从制订班规到三次修订班规依然是记忆犹新。当年,第一任工长刘志文走马上任后,提出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并着手制定一套严厉的班规,不少都是高压政策,条款中随便可见一些生硬、冰冷的“必须、一定”等字眼,违者动辄扣罚奖金,多少有点不近人情,这种以罚代管大家虽然被动遵守,但还是引起了工长与职工多次冲突,彼此都很受伤。
1996年当朱其平当起燃油组工长时,他坚信“凝聚产生力量,团结诞生兴旺”的“治家之道”, 为给职工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工作环境。他将班规中生硬的用语,一些执行不力的条款进行摒弃,代之是引导、启迪性的语言,如“努力、养成”等温馨可人的词汇,这“变脸”后的班规让班组职工都能愉快接受和执行,也让大家找到了人人都是班组主人的感觉。燃油组也迎来她辉煌的年代,一个个闪光的称号接二连三地向她“飞”来,省级模范职工小家,原郑州铁路局先进班组,武汉铁路局双文明班组......
近年来,这个段以人为本,明确“再难也不能难班组,再苦也不能苦职工”的建线思路,加大硬件投入,先后对班组学习间、作业间进行改造更新,并为职工作业间配置了空调,燃油组工作间和学习间都配置了格力柜机,职工工作环境得到大为改善。2007年6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严格执行公共建筑空调温度控制标准的通知》,武昌南机务段也趁势开展了节能减耗活动。这一举措深深触动了燃油组现任工长邱柏林的心弦。他意识到,大家的节能意识还没有跟上时代发展。于是,班组18名成员齐聚学习间,商讨修改班规。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气氛热烈,职工张长江:“天气并不热,有人一进作业间就开空调,这个习惯不好”,“不能一开空调,就把温度打到最低”,“建议把空调温度定在二十六度写进班规”……经过大家的讨论和集思广益,班规又与时俱进了。第二次有了一些大的修改,共修改了6条,增加了“夏季气温超过35℃,方可开启空调制冷,空调制冷温度不低于26℃;冬季气温低于5℃,方可开启空调取暖,空调取暖设置的温度不高于20℃等条款。班规的新增的相关节能条款也成为职工节能的“指南针”。
2008年,武昌南机务段以机车检修基地建设为契机,按照“先进、成熟、适用、可靠”的指导方针,在检修工作中陆续引进了国内先进的检修流水线等新技术、新装备,大大减轻了职工的劳动强度。硬件问题解决后,如何让检修人告别脏兮兮的职业形象,该段又不失时机地开展了检修职工队伍建设活动。对检修职工的作业规范、行为规范、人员培训等诸多方面提出了新要求,积极对检修职工推行统一着装和佩带胸牌管理等。一直致力于塑高效团队的工长邱柏林又把目光“盯”上了班组职工守则,于是又召开了职工民主会,会上大家一致同意将职工着装、礼仪、仪容等条款要求写入新班规,于是第三次修改的班规又新鲜出炉了。
青工郑强说:“‘远看是要饭,近看是拣炭的,走近一看是机务段的’这句顺口溜伴随检修人几十年了,现如今,我们都光鲜着,这些都是检修职工的历史形象了,改革开放30年最大的感受是,我们的工人形象光辉起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