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12-7 22:48:05
|
查看全部
四、组织协同层面。人的效能的发挥,除了人的主观性和技能性之外,更为关键的还是组织的协同性,目前很多企业把人力资源的开发关注在员工积极性的激励和技能的提升上,但事实是企业员工的辛劳、设备的先进,都无法代替企业工作的管理与安排-减少无用功的效果。工作越做越多,人员越勤越忙是很多国内企业的常见现象。
工作安排对人力资源开发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流程的顺畅性。现在很多企业都上ERP的管理,也有很多企业在做流程的再造和改进。很多中国的企业实际上没有过正规的流程管理,甚至连正统的作业流程都没有。因为中国企业一直都是喜欢领导式的行政管理。这种管理方式最大的特点就是万事请示,任何事情如果不请示就去做了,那就不是对与错的问题,而是对领导者权限的挑战与不尊。在这种管理方式下经常出现的情况是如果哪天领导出差或者生病了,那结果就是一切工作停顿。如果有了流程体系,那么每个人都按照流程的规定开展自己的工作,就不会因为某个人而影响整个工作的开展了。流程再造的目的是什么呢?一般来讲是要重新界定企业工作的决策路径,就是企业工作开展的方式不再是以内部的方便为主,而是改为以方便外部的市场和客户为主,原来是成本怎么低怎么做,现在变了,现在是不仅要企业自己的成本低,而且要求给客户的成本也要低,这是西方企业提出流程再造的根本出发点。
2、流程再造对于中国企业的另外一层意义,就是工作的整理。
因为中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以人顶岗的现象比较严重,通过流程的梳理和再造,可以明确的分析出哪些工作是必要的,而哪些工作是不需要的,这样的话就可以根据工作的需要来安排人员的使用。所以流程顺畅对于成功人力资源的意义有两个,一是给人员的有效配置提供依据,再有就是使现有人员工作有序,避免浪费。
3、作业的细致性。谈起现代企业管理学的鼻祖一般都会毫不犹豫的认为是泰勒。实际上泰勒的贡献在于哪里呢。就在于他通过对人工作活动的研究,把那些根本不创造价值,或者是价值创造比很低的动作给予改进和省略了。把工作作业的每个动作和过程都给固定了下来,这样工人就不必再去做那些没有价值的工作动作,还浪费自己的体力和精力了。如果仔细观察一下,很多企业的工作方法和行为都是不规范的,今天这个人这样做,明天那个人那样做,等拿到第三个人那里他的方法又不一样,只好把两个人的工作按照他的想法重新再做一下,实际上是三个人做了两个人的事。很多企业的老总和部门负责人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工作重复的太多"。
4、工作的目标性。中国企业目前最大缺陷是战略的缺失。由于战略的缺失,再加上核心价值观的迷茫最终导致企业内部员工工作的盲目性和无目的性。我们在工作中经常碰到的问题是什么,一个是工作的返工,往往是一篇发言稿左改右改,一项工作安排前修后补,一项人事任免决策上掂下量,总是犹豫不定。甚至有的企业出现了"挂"这种用人方法,主要就是对于一些暂时不想重用的人员放在闲职上呆着,如果你问企业的负责人为什么不把这样的人降职或者辞退呢,他会说那样做太过分了。如果问企业负责人这样做不怕对其他人和被挂的人产生不良的影响吗?他会说没有别的办法。另一个就是员工埋怨老总的决策朝令夕改,这种现象在民营企业比较普遍,经常是早上决定开发农村市场,到了晚上就开会决定还是城市市场为好。为什么呢,很多时候是因为对工作的目标性不是很清晰,或者对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不是很明了,所以做起工作来漫无目的,没有一个指导方针做引导,完全按照临时发生的情况应急和突变,形成了计划没有变化快的现象,这种工作现象的唯一结果就是人员工作效率的低下,而且这种效率低下是隐藏在员工忙碌的身影之下的,企业的每个人都很忙,但年底一算帐,人均产值却低的可怜。
企业的经营管理说到底是资源的争夺、组织及利用。在企业的众多资源中,人作为一种特殊资源,其重要性越来越引起重视,任何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优秀的人才。如何发掘人才,留住人才并发展人才,从而为组织保持强劲的生命力和竞争力是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