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12-9 21:48:30
|
查看全部
一个强大的经济体,背后必定站立着一批世界级的企业;一批世界级企业的背后,必定活跃着一批世界级的职业经理人。市场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讲,实际上就是企业管理者的竞争。国际竞争不仅需要有高质量的产品与服务,还需要有不断创新的核心竞争能力。这些,都需要企业拥有一个以CEO为代表的优秀管理团队。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企业的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在经济发展和国内外市场上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些企业已成为世界知名企业,一些产品成为世界知名品牌。但从整体上看,我国企业的素质还不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还不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还不强。这集中表现出我们在管理上的差距,也就是说企业缺少合格的管理人才,即缺少适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职业经理人队伍。
中国出现职业经理人的历史不过10年左右,除了IT业内一些很成熟的外企和为数及少的民营企业外,大多数公司管理层的职业化程度都不高,职业经理人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最大障碍。特别在加入WTO之际,这已成为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瓶颈。但是如何才能够系统地培养职业经理人,业已存在的经理人真能够被培训得"职业化"吗?答案是肯定的。
真正的员工职业化不在于你在什么样的公司工作,在公司扮演什么角色,是什么职位,而在于你对工作感到自豪,努力的程度,奉献精神和忠诚度。
现今,很多企业都将员工职业化摆到了企业管理的核心位置,这种方向是绝对正确的,有条件的企业要不吝啬经费,多加培训方为上策。例如许继集团的核心价值观就五个字--“岗位职业化”。
企业管理者要清楚地教育员工职业化是员工职业发展的保障,绝不是愚民政策,本质上是对员工前途负责任的。
另外值得指出的是,职业化教育应从大学生开始,我们很多专家都曾应邀到很多大学举办讲座,“大学生如何提高职业化素质能力”,受到学校和大学生的广泛欢迎,表明大学生对职业化的高度认同。对于初涉职场的大学生,要在职业化素养和能力方面迅速提高,通过各种方式补上“职业化”这门课,才能尽快符合人才市场的寻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