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60|回复: 0

现代企管古人谈——向古人学习“容人”

发表于 2008-7-23 18:42:0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韩愈也曾说过:“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可见其在推贤举能方面的胸襟。
  有如此胸襟的古人不止韩愈一个。欧阳修、魏文侯、唐太宗、武则天也是这样的典型。他们的容人之处主要表现在:敢容超过自己的人、敢容有突出缺点的人、敢容直言的人甚至反对自己的人。
  欧阳修:敢容超过自己的人
  容纳比自己更强的人,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便是这一信条的实践者。他对苏轼的推举便是一个例证。
  相关史料记载,21岁时,苏轼进京应试,适逢欧阳修任主考官。读完苏轼的文章,欧阳修立即为他的才气所动,因怕是自己的学生曾巩,才列为第二名。后来,欧阳修对人说“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让他出一头地!”
  “老夫当避路,让他一头地”正是欧阳修宽阔胸襟的写照。正是有了这种敢容的胸怀,欧阳修才扶植了曾巩、“三苏”、王安石等人,为北宋文坛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对企业领导者来说,培养、容纳比自己更强的人才,企业的基业才能常青。
  魏文侯:敢容有突出缺点的人
  现实中,优点往往被忽略,缺点反而被强化,因此容纳有突出缺点的人并非易事。
  然而,春秋战国时期的魏文侯便做到了,他对吴起的重用便是明证。吴起原为鲁国的一员大将,因受猜疑投奔魏国。魏文侯问大臣李悝,“吴起何如人也?”李悝回答说,“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司马穰苴是著名的军事家。
  魏文侯并没有因为吴起的缺点而否定他,而是看到了其过人的军事才能,很快就启用吴起为大将。随后,吴起便统帅一支魏军,渡过黄河、猛攻秦军,很快便攻克五城,实现初战告捷。此后,也屡建奇功,为魏国的强盛立下了汗马功劳。
  对企业领导者来说,容下属之短而用下属之长,不仅获取下属的感激和忠诚,而且收获下属奋发图强所做出的高业绩。
  唐太宗:敢能容直言的人
  历史上以纳谏著称的,唐太宗为第一人。唐太宗的虚怀若谷,使得进谏如流。其中,仅魏征就先后进谏200多次。
  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一次,唐太宗从长安到洛阳,因对其用膳安排不周途中大发雷霆。魏征当面批评太宗说:“隋炀帝就是因为常责怪百姓不献食物,或者食物不精美,最后遭到百姓反对而灭亡。陛下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像这样的情况会经常发生,这虽然令唐太宗非常难堪,但他并不会因此而迁怒魏征。在他看来,魏征就是一面镜子。
  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魏征病故。唐太宗十分悲痛,亲自为他撰写了碑文。他非常怀念魏征,痛苦地说:“魏征死了,我就失去了一面镜子!”
  对企业领导者来说,善于接纳下属的好建议、甚至是不同于自己的好建议,既可以使自己的工作更加全面、更有成效,也可以为自己树立一个良好的领导形象。
  武则天:敢容反对自己的人
  宽容的最高境界,就是宽容反对自己的人。在帝王将相中,武则天便是达到这种境界的代表。她对上官婉儿的宽容便是最好的证明。
  上官婉儿是李唐五言诗“上官体”的鼻祖上官仪的孙女。上官仪曾为唐初重臣,因替高宗李治起草废后诏书被武则天杀害。为替祖父报仇,14岁那年,婉儿与太子李贤、骆宾王等人一起参与了倒武政变。事情败露后,武则天不仅没有杀害她,反而破例升她为机要秘书。
  武则天决定用宽容感化婉儿。日积月累,婉儿逐渐了解了武则天的博大胸怀和治国天才,原来的积怨和误解也逐渐消融,取而代之的则是尊重和爱戴,并以其聪明才智,为武则天排忧解难。武则天用自己宽容换来了心腹。就连婉儿的生母也说:“婉儿完全被武后迷住了!”
  对企业领导者来说,容纳反对自己的人,需要过人的勇气和策略,也会承担一定的风险。但是,当异己投入你的怀抱,将释放莫大的能量,义无返顾地为你做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