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266|回复: 0

现代企管古人谈——  向古人学习“识人”

发表于 2008-7-23 19:10:0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电影《天下无贼》里黎叔有这样一句经典对白,“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人才!”
  虽是调侃,却说明了人才的珍贵。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对此也深有体会,他认为,“人才是利润最高的商品”。
  然而,对于管理者来说,如何选拔出合适的人才?楚庄王识别直言之人、魏文侯识别德高之人的故事或许会给管理者一些有益的借鉴。
  楚庄王:识直言之人
  楚庄王刚刚即位时,因为朝政混乱、羽翼尚未丰满,就来了个“以退为进”之计。他整天吃喝玩乐,不问政事,并发布了一个告示:谏者处死刑。事实上,楚庄王是想借机发现能直言进谏的勇者,以共谋大业。
  一天,重臣伍举冒着被诛杀的风险,到楚庄王面前进谏:“有鸟止南方之阜,三年不翅,不飞不鸣,嘿然无声,此为何名?”
  楚庄王回答道:“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接着,又一如既往,没有一些悔改之意。
  随后,一位名叫苏从的大臣再次向楚庄王进谏,不过不像伍举那么委婉,而是直言进谏。
  楚庄王觉得时机已到,马上启用伍举、苏从二人,委以重任。在两位重臣的辅佐下,楚庄王对内兴修水利、重视农商,大力发展生产;对外先后灭庸、伐宋、攻陈、围郑,问鼎周王朝,大败晋军。重内攘外的政策,使楚国的综合国力蒸蒸日上,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对于管理者而言,要善于发现能够直言的人,他们是企业中最为关键的人。这是因为,敢于直言的人,已经将个人的得失置之度外,而唯有置一己之私于不顾的人,才能真正担当起重任。
  魏文侯:识德高之人
  除了楚庄王,魏文侯也具有一双火眼金睛,能够选出品德高尚的人。他对魏成子的提拔便是一例。
  魏国混乱时,魏文侯准备提拔一位相国。但是,有两个人选,一个是魏成子,一个是翟璜,到底该选谁?
  最后,魏文侯选了魏成子。
  这是魏文侯考察两者周围的人的结果。魏成子周围的人,大都是天下奇才,比如卜子夏、段千本,魏文侯候经常跟他们商讨治国大计。而翟璜的左右,多为魏王的臣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位哲学家有言,如果想了解一个人,就从他最亲近的朋友开始。看来魏文侯深谙此道。
  除了从周围的人去判断,魏文侯还特别看重个人的品德。魏成子虽然有俸禄千种,但是,其中九成都用来为国纳贤,仅一成用于自己。并且,在举荐这些人才时,魏成子没有任何的私心。而翟璜举荐谋士李克等人,主要意图却在结党营私。至少在德行方面,翟璜已经远远输给了魏成子。
  对于管理者来说,能否选出品德高尚的人,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这是因为,只有德高之人,才能以德服人、以德聚人、以德留人,进而在整个企业内部形成良性的互动氛围,促进企业的长久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