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320|回复: 1

现代企管古人谈——  向古人学习“不知不愠”

发表于 2008-7-23 19:14:0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学习而且适时地实践,不就很喜悦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就很快乐吗?其他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不就是君子吗?”

[讲解]

 “君子”在《论语》中,有时指“有位的人”,有时指“有德的人”(据《论语译注》)。而根据《论语》的主张,有位的人应该有德(“为政以德”),有 德的人应该有位(“学而优则仕”)。所以,二者是统一的。有位、有德的君子,就是领导者。《论语》对君子的讨论,可以视为对“领导力”的讨论。

 尽管因为修辞的关系在第三句才出现“君子”,其实三句话都在说君子,可以看作君子的三层境界。第一层境界就是“学而时习之”,是学习而且付诸行动。学习而有所得 ,可以传授、分享给别人,就进入第二层境界——“有朋自远方来”。在这个过程中,遇到对自己的不了解、不理解,能够不放在心上,才是君子的第三层境界——“人不知而不愠 ” 。

 “人不知而不愠”,就是不指望媒体的追捧,不在意外人的不解,谦逊而自信,正是吉姆·柯林斯在《从优秀到卓越》中指出的“第五级领导人”的特征。要做到这一点, 其实很难。2006年,美国《财富》杂志攻击韦尔奇的管理法则过时了,韦尔奇则反驳说《财富》杂志的攻击是因为他在给该杂志的竞争对手《商业周刊》写专 栏的关系——这就显得有点“愠”了。

 海尔的张瑞敏是一个“不愠”的例子。海尔和张瑞敏很早就开始成为大家学习、效仿的对象,早就做到了“有朋自远方来”。但是,张瑞敏在2006年说他最近在公开场合一直谈海尔的困难,承认海尔进入了高原期,但是“不担心其他企业会笑话我们。因为,我们是在高原,很大一部分企 业还是在平原,所以,他们没有这种呼吸困难的感觉也是理所当然。”

 张瑞敏公开表示过他的管理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最近接受采访时引用了老子和孙子。我想,韦尔奇和张瑞敏的不同,体现了中外不同的文化传统对经理人的潜移 默化的影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23 22:26:08 | 查看全部

Re:现代企管古人谈—— 向古人学习“不知不愠”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