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莫让“冲刺”成“魔咒”
文/邢承木
每到年终岁末,总有一些不该逝去的鲜活生命因各种各样的安全事故离我们远去,这似乎成了挥之不去的“魔咒”。今年也不例外:12月1日,黑龙江七台河市福瑞祥煤炭公司重大透水事故,3人死亡,仍有11人被困井下;12月4日,汕头一家内衣厂发生纵火案,14人葬身火海;12月5日,富源县发生一起煤与瓦斯突出事故,17人遇难……此前,11月23日,山西省寿阳县重大液化气爆炸事故,14人死亡,47受伤;11月24日,贵州盘南煤炭开发公司响水煤矿重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死亡22人……大量事实表明,最近15年来,第四季度,尤其是最后一两个月基本上都是重特大事故的高发期,无数血淋淋的事故在每年的岁末上演,安全生产好像中了“魔咒”。 (工人日报)
“魔咒”当然不会有,要说有只能说是“人祸”。上述数起事故,有的是人故意所为,有的是责任事故,说到底都是人为原因造成的。说道第四季度尤其是最后一两个月重特大事故高发,令笔者不能不联想到一个年末热刺——冲刺。笔者注意到,每年临近岁末,“冲刺”一词就成为热词,今年也不例外。进入四季度以来,从报纸电视上经常看到一些企业开展诸如“大干90天,冲刺10亿关”、“决战四季度,冲刺全年任务”、“鼓足干劲,顽强拼搏,全力冲刺,争创高产”等标语口号,表明企业又进入了全年生产目标的“冲刺”阶段。在为他们全力开展抓生产促增长行动叫好的同时,不免为他们的安全生产担忧。近几年来,每年第四季安全事故都呈现上升势头,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和人员生命损失的重大安全事故频发,教训深刻。究其原因,与一些企业在“冲刺”活动中一味地抢产量、加班加点拼体力、拼设备、忽视安全规程等有直接关系。
“冲刺”本是体育竞赛术语,指运动员在接近终点时用劲向前冲。现在,这个词已广泛用于企业生产经营工作中。特别是到了年终岁末,各企业“冲刺”的口号就响成一片。任务还没完成的,自然用尽全力,冲刺任务指标,不给下年留尾巴。任务已完成的,继续勇往直前,冲刺更高纪录,喜迎新年度。
笔者认为,冲刺搞好了皆大欢喜,搞不好就会成“魔咒”。年终冲刺,应精心安排,周密部署,要以确保安全为前提。但笔者调查发现,一些企业为了冲刺目标,竟然违反国家安全生产法令法规,盲干蛮干,难免发生安全生产事故,造成无法挽回的财产和生命损失。
又到年终“冲刺”时,安全意识不能忘。无论是领导还是一线职工,任何时候都必须绷紧“安全第一”这根弦,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安全生产是人命关天的头等大事。在“冲刺”活动中,把人力、物力、安全保障等各方面考虑周全,要增强安全自我保护意识,杜绝鲁莽蛮干的行为,在“冲刺”中要抓好安全细节,抓好安全精细管理的各个环节,预防事故发生。只要干部职工齐心协力,善始善终抓好安全,“魔咒”就不会有,冲刺就会稳操胜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