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李毅
前两天回到石壕煤矿,一股新风扑面而来。学习十八大精神的大幅标语、文化休闲广场上腾飞的骏马雕塑、正在建设的棚户区工地、干净明亮的新农贸市场……。这一切,让我这个离别石壕煤矿已有好几年的游子感到无比的自豪。
我的老家在荣昌县一个偏僻的村庄,父亲是县办煤矿五矿井的一名工人,1982年调到石壕煤矿工作。因为父亲是煤矿工人的缘故吧,从小我就对煤矿有着深深的感情。在父亲的描述中,我知道了石壕煤矿地面有花园,矿区栽种了很多花草树木,井下都是机械化开采,地面看不到煤炭,是一座花园式的煤矿。
1995年,矿上一纸招工通知,让我告别了打工多年的城市,来到了梦中的石壕煤矿,当上了梦想中的煤矿工人:总务科修缮工、掘进625队掘进工、通风科防突员、矿办秘书。不知不觉中,我在石壕煤矿度过了十个年头。如今,石壕煤矿通过历届领导班子的励精图治,已将一个年产量几十万吨的中型矿井建设成了年产量超百万吨的现代化矿井。矿区环境整治、文化设施建设等民生项目,使石壕煤矿变得更美更靓了。
看到这些新变化,感受着矿区的新风尚,回顾自己在石壕煤矿的成长历程,那些曾关心帮助过自己的领导、同事、邻居和朋友,那些组织上培养关心自己的画面,都一一自心底最深处浮上了眼眶。
还记得,当我给矿广播站送去几篇广播稿并在原《松藻矿工报》发表了几篇“豆腐块”后,矿宣传部就多次通知我去参加通讯员培训班,并送我到矿工报编辑部学习。矿宣传部的老师们也不时鼓励我要坚持写作,使我从此走上了“爬格子”这条道路。我所在的矿机关二党支部也积极引导我向党组织靠拢,使我从一个懵懂的打工者,逐渐成长为一名共产党员、矿机关二团支部书记、矿机关团支部书记、矿团委委员。2002年6月,矿上直接将我从通风科防突员岗位调到矿行办从事秘书工作,使我的人生由此得到改变。
还记得,刚调入矿办从事秘书工作之际,因一对双胞胎的降临,加之妻子没有工作,我的家庭顿时陷入了困境。在了解到我的处境后,矿工会第一时间给我办理了低保,从而缓解了我的部分生活压力;由于我和妻子的家人多数不在矿区,怎么带孩子就成了我和妻子不得不应对的大难题。在最困难的那几年,邻居们向我伸出了援手,一些家属大妈、退了休的邻居、有时没上班的工友就轮流帮我们照看孩子,使我得以安心上班。时至今日,邻居们还不时打电话关心孩子的情况。
还记得,当我竞聘上了松藻煤电公司行办秘书后,时任矿长刘明远和原矿办主任蔡君,将我留在矿长办公室,锁上门对我做思想工作的情景。还记得,和现任矿党委书记涂善敏一起,闭门苦熬领导讲话材料的情形。得益于涂书记的引导,使我至今对材料写作不再惶恐。也还记得,在掘进队和通风科工作时,和工友们一起你哥子我兄弟潇洒醉一回的风采。
悠悠岁月,难忘石壕。回首十年,石壕煤矿给我的不仅是一段无法忘却的工作和生活经历,更让我懂得了一个人只要有梦想就会有希望,让我理解了煤矿工人“特别能战斗”的真实含义,让我感受了矿区人的善良、纯朴和美丽。时至今日,这一段经历依然时时给我以激励和动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