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40|回复: 0

巴基斯坦广播孔子课堂成为中国文化传播生力军

发表于 2012-12-14 15:34:5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2月14日是国际台广播孔子学院成立五周年的日子。作为广播孔子学院下设的海外汉语推广及中国文化传播机构,巴基斯坦的广播孔子课堂在与当地教育机构合作的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并引发巴基斯坦学习汉语的热潮,成为中国对外宣传工作的生力军。
  在课堂与当地根基教育集团的合作下,目前汉语课已经成为巴基斯坦广播孔子课堂一年级至七年级将近2200名学生的必修课程。而所有教学任务由5名中国教师承担,其中3名教师是由国际台广播孔子学院选派到课堂的,他们分别有2人负责汉语教学,1人负责太极教学。冯德平老师是最早到根基教育集团任教的广播孔子课堂汉语教师。他回忆说,当初教授汉语的时候,也遇到过很多困难,但是在中巴友好和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很多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冯德平老师说:“刚来到巴基斯坦教中文的时候,肯定也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是总体上来讲我觉得在这教中文还是很愉快的,因为学生非常喜欢中文,中巴友谊这个基础是非常深厚的。具体的困难呢,比如说中文比较难,特别是在刚开始进行语音教学的时候,可能是中文和乌尔都语发音习惯的不一样,有些音对于学生们来讲特别困难。但是后来我们在逐渐的教学当中也在摸索,通过反复的发音练习、模仿,这样也能够逐步地改善学生的发音。然后就是汉字教学,汉字教学刚开始的时候学生比较有兴趣,但是后来呢因为汉字毕竟和乌尔都语书写习惯完全不一样,结构也不同,所以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逐渐地产生了厌学的感觉。但是后来随着我们通过一些鼓励措施,比如说举行写字比赛、做一些汉字卡片游戏,这样逐渐地又把学生的兴趣给提高了。第三个困难我觉得应该是文化上的一些差异。可能有的学生对中国的文化不了解。比如举个例子,巴基斯坦的学生就不能理解为什么中国人形容一个人比较笨会用"猪"这样一个字眼。在他们的伊斯兰教里面这个东西是不允许的。后来我们在教学当中,就尽量地避免出现这种和他们的宗教和社会背景相悖的一些情况。”
  教学方法的不断完善,成为巴基斯坦广播孔子课堂取得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与此同时,受中国与巴基斯坦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大环境影响,学习汉语逐渐成为了当地的一种潮流。巴基斯坦根基教育集团的首席执行官费萨尔认为,学习汉语是巴中友好的产物,学习汉语所带来的效益将在未来15年里展现出来。
  费萨尔说:“自从两年半之前我和中国合作开展汉语教学以来,发展到现在大概有3000名学生正在学习汉语。我的根基教育集团目前有5名全职教师。我认为基于巴基斯坦和中国的友好关系,学生学习汉语是迟早的事情。而且无论是中国政府、巴基斯坦政府还是中国驻巴基斯坦使领馆都非常友好。所以我觉得未来巴中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还会得到加强。因为现在巴基斯坦50%的人口年龄在21岁以下,如果为这些年轻人提供学习汉语的机会,那么效益将会在未来15年内逐渐展现出来。”
  两年半的时间里,巴基斯坦广播孔子课堂与根基教育集团开展汉语教学及中国文化传播合作,在当地政府、媒体、教育机构以及企业中都取得了不俗的关注度。对于这样快速的发展,根基教育集团wahid校区校长萨碧娜女士感慨良多:“我觉得这么短的时间里将一种语言推广出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这说明我的领导层在(推广汉语方面)是很有远见的。我们通过讲座、演出、等方式,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力。你看我们所取得的最直接成果就是YCT(新中小学生汉语水平测试)考试中心参加考试的学生越来越多。而且人们逐渐开始意识到,根基教育集团为推广汉语不收取学生任何费用,这其中最大的受益者将是巴基斯坦人民。现在其他不少学校都在开展汉语教学,我可以肯定的是,短短两年里我们所取得的关注度,是他们花了很多年时间都没有做到的。”
  前不久,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刘健考察了根基教育集团的汉语教学情况。他对巴基斯坦广播孔子课堂在短短两年多时间里所取得的成绩表示满意。刘健大使指出,成功的经验要及时总结,并且为将来更大范围地开展中文教学活动提供经验。
  刘健说:“我现在看到根基教育集团在普及或者学习中文教学方面,在巴基斯坦应该说是走在前面。看到学生们唱歌,发言都是用中文,都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说明在这方面,你们派来的老师是功不可没的。我想呢,巴基斯坦现在开始有一个计划,在全国范围内普及中文的学习,那么应该说这(广播孔子课堂与根基教育集团)是个非常好的试点。因为特别像根基教育集团这样的学校怎么去解决自己的师资问题,怎么摸索当地学生学习中文的一些方法、一些好的措施,我想你们(课堂)应该很好地总结经验,也可以跟其他准备要开展中文学习的学校分享经验。” 
    以上信息由上海对外汉语教师培训机构——汉之音整理提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