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1、揭掉孩子的上的标签
对自己存在的问题,孩子曾经努力过,但是都被教育者的“有色眼睛”挡住了。他们做出的成绩较小,不被重视;即使成绩突出被重视了,也不可以下 滑,一旦下滑就会旧事重提,老师、家长马上拿来标签再帖在孩子身上,孩子知道无法去掉脸上的“金印”,自己再努力也很难改变,于是萎靡不振或破罐破摔。
“好学生”也是一个标签。好学生对这样的标签满意吗?未必。很多好学生都巴不得自己能放肆放肆,发泄发泄。可是不行,他已经习惯了做表率。
被贴了标签的孩子突然有一天走进网络,他会惊喜地发现,在这里没有人知道他原来的表现,没有人知道他身上的标签。网络上的人们,无论你过去如 何,大家都在一个起点上,一切都可以重新开始。这是一种重生的感觉,当然令人兴奋——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差生如此迷恋网络了。对他们来说,去网络绝不是简单 的游戏和聊天,那是一种新的生活。
好学生进入网络也会有一种轻松感,因为他们可以暂时摘下面具,可以表现真实的自我了,可以做另一个人了。所以,平日文质彬彬的好学生在网上聊天却说脏话,这并不要奇怪,这也是一种“解放”和发泄。
因此,我们要撕掉孩子身上的标签,要不断地给孩子渗透一个新的观念:就算你学习不好,你也是好孩子!人生是长跑,不是短跑。路还很长,改正自己的错误,一样可以为社会做出贡献。
注意事项:
家长和教师就应该注意,不要轻易给孩子下结论,不要让成绩不好表现欠佳的学生失去信心,也不要逼着好学生处处作榜样。只有对自己现下生活不满意的人才会希望换个活法,让学生在现实中活得比较充实快乐,他们就不会那样积极地上网络去“重新作人”了。
家长作为期望者,不可避免地要经常评价孩子,也是可以理解的,只是不应该忽略他们是成长中的孩子,一定会犯错误,也愿意改正错误,所以,存在着很多教育机会。当孩子接受别人的评价,从心里接受“我是坏孩子”的暗示时,我们教育孩子的机会就会大大减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