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分配失衡影响人民生活的全面改善。“双十二”当天,《证券日报》记者对多位从业人员进行了实地采访,结果职工们各述从业艰辛,普遍呼吁涨薪。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迟福林指出,收入分配不公越来越成为引发社会不满情绪重要根源的特定背景下,要使工薪阶层为主体的中等收入者普遍认同自己的经济社会地位,迫切要求以公开、透明为重点,加快建立收入分配的基础制度;理顺利益关系,形成公正有序的分配秩序。
收入分配是一个世界性问题,衡量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是否公平的主要指标是分配率,即劳动报酬总额占国内生产的比重越高,说明初次分配越公平。
十八大报告指出:“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这个分配目标,犹如给我们吃了颗“定心丸”。此前,我国收入分配的主要原则是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其分配格局存在的首要问题是居民收入和劳动报酬比重低,职工工资的上涨幅度明星低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幅度。“强资本、弱劳动”和收入差距大等现象,不仅左右了人们的消费行为,更重要的是影响了社会的公平和稳定。
其实,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已酝酿8年,对于即将出台的方案,对于如何分好“利益蛋糕”,笔者和身边的职工有四盼:
一盼劳动报酬升值。期待工资与物价指数挂钩和经济增长速度挂钩,与经济增长同步,确保不因物价上涨而导致收入降低。
二盼贫富差距缩小。一方面企业间要加强公平竞争,限制垄断行业的暴利,特别是政策性暴利;另一方面垄断行业应回报社会更多的利润,而不是任由其转化为本行业的专利收入。
三盼保障福利丰厚。国家应加大在住房、医疗、教育、社保等方面的公共投入,使其增长速度跟上财政税收的增长速度;强力压缩“公款”消费节省行政开支,更多用于提高国民福利待遇上;在公共福利分配上体现出更多的人文关怀倾向性,向弱势群体、低收入群体倾斜。企业内应该提高职工劳动价值,在提升劳动报酬、福利待遇的同时,完善互助保障机制,为家境贫寒、面临困境的职工提供人性化帮扶。
四盼公正有序透明。要提高居民所得,就要降低政府所得、降低企业所得,不仅牵涉到国家的顶层设计、地方经济财税政策、企业内部的管理改革、分配体系地完善,甚至个税调节等诸多因素同理,企业的用工体制、分配体制改革、薪酬分配、奖金分配等也应立体而透明,惠及每位职工,让工薪阶层认同自己的经济社会地位。从政策出台到实施,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如果没有公正、有序、透明、有力的推进机制,没有科学、强硬的监管机制来支撑,人们盼望已久的收入分配改革只是“纸上谈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