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56|回复: 0

(驾照)闯红灯不能全怪行人 暴露路权分配深层次矛盾

发表于 2012-12-22 13:46:2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根治“中国式过马路”的现象,在强化教育引导、提高公众素养和规则意识的同时,也应改进城市管理,科学设置信号灯
  近来,网络上流行一个词,叫做“中国式过马路”,意思是说,中国人过马路不看红绿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确实,在一些大城市,行人乱闯红灯的现象十分常见,一些闹市区的路口人车混行,拥挤不堪,十分危险。
  毫无疑问,“中国式过马路”,是法不责众的心理体现。在现代城市快生活节奏下,一些人缺少安全意识、心态浮躁,在红灯面前等不得。你急、我急、他更急,一旦形成了群体效应,原来的“红灯停、绿灯行”、排队守秩序等交通观念就被丢在一边,过马路就会扎堆前行、抢灯抢道。
  但是,在分析闯红灯的症结时,一味指责公众素质不高、行人无理,并未看到问题的全部。行人闯红灯,还与一些城市交通规划不科学、绿灯时间过短、人车关系处理失衡等密切相关。闯红灯,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种“无奈”之举。
  现今,大城市在交通信号灯的设置上有点偏向机动车,这是不争的事实。一个明显的规则是,红灯亮时,允许机动车右转,这必然与行人产生冲突。在一些城市,人行道上绿灯亮时,左转车道的绿灯有时也会同时亮起,行人走到马路中间,又会和左转车辆产生“交集”。
  不仅如此,在绿灯时限上,车行绿灯也普遍长于行人绿灯。即便红绿灯能够把行人和车辆分开,由于人行绿灯时间偏短,随着城里的马路越修越宽,不少老人、儿童,哪怕紧跑慢跑,用一个绿灯的时长都过不了马路。一旦马路中间没有安全岛,他们就会陷入“不闯红灯、即无处可去”的尴尬境地。
  所以,“中国式过马路”表象的背后,反映的是行人与机动车路权分配的深层次矛盾问题。根治“中国式过马路”的乱象,在强化教育引导、提高公众素养和规则意识的同时,更应改进城市管理,充分保障行人路权。
  据报道,在发达国家,十字路口的行人路权都要高过机动车的路权。只要行人给出一个清楚的手势,或是将一只脚跨入到人行横道上来表示要通过的意向,机动车就会主动停下来让等待的行人通过。中国的交通管理,也要引导机动车司机学习发达国家的行车意识。只有人、车双方互相让行,才能为有序的交通提供前提。
  事实上,和国外相比,中国人的忍耐限度并不低。前不久就有媒体调查发现,中国人等红灯的忍耐时限是90秒,而德国人是60秒,英国人只有45秒。交通部门在红绿灯的设计上,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按中国的城市特点、马路特征和人们的心理特征,充分尊重行人需求,科学设置交通信号,合理组织交通要素。随着这些人本化措施和设施逐步实现,再辅以必要的管理措施,中国人过马路未必就真的那么“不文明”,中国城市路口的交通秩序未必就真的那么差。
来源: 人民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