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855|回复: 31

[话题探讨] 才尽其用 先反思自己身上有多少闪光点

发表于 2012-12-26 13:27:2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才尽其用 先反思自己身上有多少闪光点

川煤芙蓉红卫(武乐)煤业公司 罗勇


   我原有一名曾姓同事,毕业于重庆大学,专业为采矿工程。五年过去,他大学的同学们都当上了中层以上管理干部,而他在基层干煤质化验员(一般办事员),一干就是八年。在企业重新定岗定员时,他原以为可以得到晋升,但万万没想到的是,就在当年6月经党政班子酝酿后,把他从煤质科主管降职为普通员工,正式享受工人待遇。
   我们从网络上看到一条热议的新闻,近日,一项由加拿大兰德斯塔德公司所做的“全球工作监察调查”被中国网民集中讨论。这项在全球32个国家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觉得大材小用的人比例最高的国家是中国,高达84%,排名第二、第三位的是土耳其和希腊,分别有78%和69%。该调查被媒体报道后,立即引发广大网民的热议。想必,这位曾姓同事,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为什么不受重用,为什么他自我觉得是“大材小用”呢?从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并不是说你有文凭、有学历,就能事业有成,想当然地认为我就必须当官。面对这些现象,我们可以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分析,看看自己还有哪些方面值得反思。
   书本上有才了,而实际工作中有经验和本领吗?当你从一个学校毕业出来,又或者换了一个新的工作岗位,书本上的理论学习管是管用,我想这是肯定管用的,如果不管用,为什么要去学呢!但是,要问自己有没有无止境地学习,有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有永远把自己当学生的习惯,这种习惯对终身都有很大的影响,要抱有学习的常态化去求知,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所以要成才必须持之以恒地学习。这位曾姓员工,总认为自己有学历,所以他就是没有求知欲,书本上的能讲,但换成工作上的,他就无从入手,这是明显的书呆子。
   你有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吗?有才之士,我们不仅仅要求他会做事,还要有善于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有工作责任感和事业心,要有思维判断能力,这需要这群人进入世界观。就文中提到的这名员工,你说他不会做事,安排的事情他也能完成。但如何去提高煤质,如何去筛选煤炭,怎么去提高工作效率,有没有更好的方式去提高煤炭发热量,在本岗位干了若干年,却从来没有给上级领导提出意见和建议,在在煤质化验员的岗位,不仅仅是要会化验,应当更多地为提高煤炭质量为决策层提供参考,比如通过采高的调整、比如建洗煤厂、比如开采方式等。
   你的生活中,有没有注重细节和人缘?要知道,细节可创造机会。比如一个同事过生日,大家都在相互祝贺,包上一个小小的礼包,送上一份簿簿的礼品,能给对方带来了更多积少成多的快乐。可有部分人,觉得上次我家有啥事,他也没来参加的嘛,上次我有一个困难,他也没有帮助。要知道,人与人之间是相互的,先想想自己在以前有无过失?就算没吧,那你家有事时,他是不是正在忙碌未知呢!这个同事的活动你不参加,那个上司家有事,你又觉得他平时都不关心你,形成一种反复的思维,没有注意到这些礼尚往来的生活细节,哪来人缘味?这只是举一个例子,但应当知道,只有在工作和生活诸多方面的细节上下功夫,才能弥补到自身的缺陷,在竞争中才能立足于不败之地。
   你的品德上有没有还需改善的地方?要知道用人是以德为先,德才兼备。如果你喜欢在职场上搞点小动作,比如你在负责煤质化验,用户给点小小的好处,你就把企业的利益抛之脑外,结果你自己没有“赚”到了,却给企业带来了严重的损失。哪怕只是一次两次,只要被人给抓住了,那你就不再是材,也不是才。
   你和他人在沟通方式上有没有不足之处?不管你是和同事也好、上下级也好、客户之间也好,我们的沟通都应当遵循一个公式,那就是“1-2-2”公式。当对方给你提出一个问题时,你不是回答“对”或“错”,不是回答“能”或“不能”,而应当有理有据。这个公式道出的是:有了问题,就要去论证,论证至少应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证依据,并通过分析得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解决方案。这样做,可以说服对方,你的同事或上司就不会对你流露出不满的表情。这是一种职业素养的行为方式,也对工作的清晰、充分、高效的开展具有推动作用。就算你的方案不够贴切,但你已经努力去做了,别人也会给你投来赞赏的眼光,而这时,也离你的晋升机遇越来越近。
   当然,“全球工作监察调查”所报告的中国用人国情是存在的,除了员工个人应当从以上诸多方面作出反思外,作为上层也应当思考下自己,有没有因为个人因素、感情因素、人情因素导致他们无法立足呢?相关领导干部,千万不要轻易给你的下属“判刑”,只有客观公正、先君子后小人地处理内部矛盾并不激化矛盾,问问是否树立起了领导者的标杆作用,思考一下你的品德和胸怀,领导力和团队是相辅相成的,毕竟品德和胸怀往往决定着一个组织的内环境,决定一个团队的整体情况。
   只有共同拥有同一个企业的价值观,才能做到人尽齐用,把德才兼备的人员提升到一定的岗位,通过竞争上岗、“上挂下派”等方式让员工们得到锻炼,成就一番人才。
   而今的曾姓职工,他虽然已经自动离开了原单位,在他大学同学引荐下迈入了兄弟单位继续做煤质化验工作,又是两年过去,虽然他的同学想帮他,但现在晋升和考评已不是一人说了算,职工如何评价你,党政领导集体评议的结果如何,最终他还是原地踏步。他和咱个一群员工,是不是应该从自身方面多找原因,改掉自己的缺点,用积极的心态去迎接挑战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26 13:42:02 | 查看全部
只有共同拥有同一个企业的价值观,才能做到人尽齐用,把德才兼备的人员提升到一定的岗位,通过竞争上岗、“上挂下派”等方式让员工们得到锻炼,成就一番人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26 13:59:21 | 查看全部
罗勇老师提到了目前职场上的一些经验,是的,不容置疑,是比较实用的。另外,文中我认为可以适当精简。
比如第一段,直接介绍一下学历,然后说参加工作多年现在在什么岗位?在接下去比较好。文中关于在职场如何?还是适当简练。老师,学生的一点意见!请原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26 14:08:37 | 查看全部
罗老师的观点到位,分析合理。提个小建议文中有几处,如“有些细节就能创造机会”要是改成“做好一些”;如“这个同事的
庆会
你不参加”,应是庆生会吧。请罗老师在仔细读一下自己的稿子。个人建议,有得罪地方还请见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26 14:22:51 | 查看全部
罗老师就事论事,提出自己的观点,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26 14:30:18 | 查看全部
l罗老师观点明确,思路清晰,应该再精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6 14:39:44 | 查看全部

回 1楼(gyf695400) 的帖子

谢谢高运峰老师,学生写得不好,重在参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6 14:40:31 | 查看全部

回 3楼(王明明) 的帖子

谢谢王明明老师,您指得正确,已作修改。学生写得不好,重在参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6 14:42:48 | 查看全部

回 4楼(鸿雁) 的帖子

谢谢蒲永燕老师的支持!我的思路和观点不一定正确,还需大家共享探讨。您的文章写得很不错,学生向您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6 14:44:33 | 查看全部

回 2楼(安徽灯塔与海) 的帖子

谢谢康海老师,您指出的问题很对,学生已作修改。我写的一点看法没有站在深度、高度、典型等角度去思考,或者叫学生能力有限。有请在日常给予更多帮助和指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