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做人做“刑天”,别做“寒号鸟”
近日,一项由加拿大兰德斯塔德公司所做的“全球工作监察调查”被中国网民集中讨论。这项在全球32个国家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觉得大材小用的人比例最高的国家是中国,高达84%,排名第二、第三位的是土耳其和希腊,分别有78%和69%。该调查被媒体报道后,立即引发广大网民的热议。
笔者认为这个话题可以往大了说,也可以往小了说。
往大了可以说是用人机制存在不合理;往大了可以说是国力不允许;往大了说可以是经济不够强大;往大了说可以是人类的思想存在“这山望着那山高”的固有观念。
那样说,笔者笔力不健,也不愿说,不想说。因为我觉的那是给自己找原因,是消极的,不足取的。我就从极小的笑话说起吧。
笔者前几天看到一位平台老师给我留言“理想太丰满,现实太骨感”时,不觉想起多年前一位“极品”的大学生。这位实习的大学生刚到单位就被提升为经理助理,那可是我等专校毕业生也得熬上几年才能指望的职位。然而,此公却不屑一顾,不仅经常逃岗,还常发表如此言论:这个小地方根本就阻碍人的发展,只有到北京、上海这样的地方打拼才能体现他的人生价值。
曾问之:“本钱何来?”答曰:“父母捐之”,问:“父母老如何”答曰:“父母自顾之”,问“如发迹自购婚房乎?”答曰:“此父母义务尔”……
哈哈,此君常被我等引为笑谈。然而可悲的是,这样好高骛远、搞笑的人却常常被我遇到。
并非拿他人作笔伐,毕竟那位“人才”还年轻,不成熟,不代表他将来不会在挫折后悟到人生真谛。况且笔者本人也曾为自己“大材小用”苦恼过。笔者早年就喜欢读书,写作,练字,常感慨生不逢时,没能干上与自己爱好相关的职业,觉的前途渺茫。有幸地遇到一位“人生”的导师。
这位老师坦言,他本人也不爱干这种迎来送往,乏燥无味的工作,他最爱的是文玩收藏,觉得从那里收获很多的知识和乐趣。所以,业余时间以此为乐。他说:不可能人人一开始都会干上自己想要的职业,这是必然要经历的过程。如果,你喜欢这些,那就去努力,去发展好了。你现在有一个可以糊口的工作,你先努力干好它,让它保证你一定的物质基础,你完全可以利用其他时间去追求你想要的,这个叫以正业养副业。如果有一天你的“副业”压盖了主业成了主体,你不就可以完成你的愿望,成就你的梦想了吗?
我仍有疑惑,不在那样一个圈子,没有那样一种氛围,成功何其难也。老师洒然一笑,反问我,你说现在在楼上的政协委员里,轮椅画家秦百兰,小儿麻痹画家韩惠斌他们难不难?我幡然醒悟。
你是不是人才,有没有达成自己人生的目的,在于你有没有执着地努力地去追求的过程,而不在于你躲在在角落里自卑自叹自己大材小用。“不经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这是千古流传,颠扑不破的道理,没人可以推翻。
记得小时候学过一篇课文叫“寒号鸟”,一只有条件的时候不做为,却在寒冬的时候悲惨地叫着“得过且过,得过且过”。它虽惨却惹人耻笑。
还记得看过一篇《山海经》里被断其首,却以乳为目,以脐为口,仍操武器战斗的刑天。他虽败却让人敬佩。
做什么样的人,大家自会有千百种自己的观点去解读,不再唠叨。
本篇似乎已脱离事评规则。因此仅博各位老师一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