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六一了,这对我们走进而立之年的“大人们”来说,是那么久远而亲切,纷繁吵杂的世界也止不住人们对童真、童趣、童年的追忆!
成长在改革春风里的这代人,拥有着并不充裕的儿童玩具,微乎其微;生活在城市里的小孩,知道公园、游乐场,而生活在农村的孩子,只能依靠地利,游乐设施是简单淳朴的,“弹溜溜”、“打嘎”、“抢城”、“打过球(丢沙包)”、“扇pia籍”、“自制木剑论剑”、“滑冰爬犁”等,甚至野浴“狗刨”、“水中比试闭气”等,实事求是的讲野浴机会很少,我一直生活在爷爷、奶奶严格的“监控”下,尤其是暑假,每年都有因野浴溺水的小孩子,所以老人家很是担心,有半个小时不见我,就会开始寻找,直至上了小学都是这样,爷爷退休以后,严格程度更上一层楼,“宁可打死你,也不叫你淹死”是爷爷的名言,现在每每想起,都会笑出声来,悠悠天下老人心,概莫能外。
农村的夏天是值得期待的,绿油油的庄稼,青青的田野,宁静的雾开河,蓝蓝的天空,所到之处静谧且富有勃勃生机;路边的野草抽穗扬花,水坝斜坡上绽放出点点幽兰,彩蝶飞舞,蜜蜂嗡嗡萦绕,繁忙而有节奏;行走在乡间的土路上,垂柳鸟鸣,远处不时传来稻田里柴油机的抽水声,乡土气息浓郁,这样一幅乡间美图将永远定格在脑海中。每逢这时,我喜欢牵着家里那条“滑头”的大白狗,弄些河水灌“大眼贼”,自得其乐,何其美哉?儿时的语言朗朗上口,回味绵长,流行于男孩子堆里的话语更是童言无忌,洗完澡后的顺口溜“跑一跑,掂一掂,JJLL干一干”、“XX的脑袋像地球……”(此处略去820606字)哈哈,用原生态来形容并不为过;至于背诵古诗、算数正规行业的事情,与我们从来都不沾边,竞争没有现在残酷。
记得比较清晰的,就是分工协作烤青蛙吃了。由于本人好吃的秉性,一直钟情于各种美食的探索和“尝”试,春夏交接之际,便是烤食青蛙的好时节了。几个同村伙伴,出发之前,约定拿火柴、盐、铁车条,到达场地后,纷纷赤裸下水,打水仗、坐泥滑梯、泥洗身等环节后,开始抓青蛙、抓小鱼,未带材料的人寻找柴火,就这样责任清晰、目标明确,仅留青蛙后腿和脊柱,放好盐,拿玉米叶包裹好,串到铁车条上,不一会香气四溢;如在稍晚些,烤上些青玉米,那就是“鱼和熊掌”的美味了!
美好的时光总是很短暂,当你真正懂得想去品味它、触摸它的时候,也就是它离你而去的告别时刻……直至上个世纪80年代末的这段时光,也许是今生最值得追忆而无愧的了吧!
一入学校深似海。我们作为小学预备役的孩子,成为高年级学长的忠实观众,老师眼里的好学生,从此学着有板有眼、“道貌岸然”的生存着,美其名曰“有修养的知识分子”。
值得铭记的是在1989年6月1日,欣赏学长们的深情演绎脍炙人口的歌舞时,正当在阳光下汗流浃背的时,身为教师的爷爷为我和妹妹买来了汽水,是那种糖精加碳酸合成的那种,很爽口、很解渴,那时没有各种的“可乐”,这是我印象中第一次喝这种饮料,现在的市场上已找不到这种饮料的身影了,那时代的所有食品多数还是原始的口味,人们享受的是纯粹的生态食品,不必担心转基因、农药、添加剂等,吃的放心、喝的安心。
这就是我对童年的一点印象,还有些闯祸、羞愧事件等没有敢描述出来,毕竟“童丑不可外扬”。从9月份进入小学一年级,我的童乐就终结了,虽然有时与我一般大的“一大帮孩子”乱哄哄腻在一处,逢假期打麻将、打红十,但那种无利益驱使的乐趣不再有了!
快乐不在于年龄,心境是决定快乐与否的关键,心态好了,80岁也能收获18岁的青春和意志;缺少良好心态,18岁也许呈现老态,匹敌80岁的心境了。期望童趣永驻,这不仅是快乐的需要,更是人生的需要!
附:1.写于2012年6月1日;
2.请口下留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