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12-27 20:09:29
|
查看全部
四、卖“道德品质”
企业实际情况短时间无法巨变,因此我们切忌把自己的企业吹得“天花乱坠”,以欺骗得手段来赢得业主的认同和“欢心”。“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吹牛总有“现原形”的一天,其结果可想而知——必然会对企业造成巨大的伤害和冲击。因此,我们在与业主沟通的时候必须要以企业的真实实力为基础,把自己的良好“道德品质”卖给业主,不虚夸、不欺骗,让业主认识到企业的诚信,取得业主的永远认同,与业主成为长远的朋友,而不是“做完一个工程,得罪一个朋友”。道德品质是个人修养问题,因此提升道德品质的途径只能是严格要求自己,不断从心灵深处净化自己、完善自己。
五、卖“沟通技巧”
我们与业主的沟通过程中,不可能回答业主的所有问题,这便需要营销人员具备娴熟的沟通技巧,随机应变,尽力避免可能出现的冷场或尴尬,并尽量保持良好的个人形象和企业形象。关于这一点,我不想多说,但要强调一点,所有沟通技巧都是辅助性的,沟通最重要的基础是真诚。因此,企业营销人员与业主的沟通过程中,卖“沟通技巧”只是一种人际交往的“润滑剂”,关键还是要彼此坦诚相对,并铭记:“只有真诚才能永远”,只有真诚才有源源不断的客户,只有真诚才有企业的基业常青,只有真诚才有企业的长期持续发展。
实际沟通的过程中,以上五大方面是相互关联、相互渗透、“捆绑”一起售卖的,并非严格意义上的一个一个单独售卖。因此,换一个角度来说,钢构营销中的“卖人”,其实质卖的是营销人员的综合素质,综合素质的高低就决定了一个人能够“卖”的优劣,亦即:高素质的营销人员卖出高品位的企业、高品质的钢构产品,低素质的营销人员则很难将产品卖出去甚至不能胜任工作。
当然,这也不是百分之百绝对的事情,仍有可能出现例外,在目前钢构行业营销管理混乱、营销手段透明度不高的情况下,还有可能通过暗箱操作来承包工程、将产品卖出去的,所以人际关系的培育不可少。
需要补充说明的一点是,钢构营销的“卖人”不仅要卖给业主,而且要卖给与钢构企业紧密相关的设计院,装修公司和同行业,因为,设计院是招标信息的一个重要来源,与设计院的相关人员建立良好关系后,营销人员便可以第一时间获取业主的招标信息或招标动态,及时与业主取得联系并进行恰到好处的沟通,顺利的把自己的“五大优势”或综合素质卖给业主。
总之,营销人员在与业主沟通过程中,充分展现个人综合素质和人格魅力,并以此来展示自身企业的综合实力,为业主、“甲方”或者说客户更好的服务,让其获取更多的“购买附加值”。当然,这一切都要有一个绝对不能动摇的根基:企业必须直接或间接为业主提供“优秀的设计,精良的制造,优质的安装和真诚的服务。”没有这一根基,“卖人”只能是一种空谈。换句话说,钢构营销的最终成功是先“卖综合素质高的人”再卖“卖综合实力过硬的设计、制造、安装和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