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交通督导员介绍咪表使用方法

红绿灯下的黑喇叭发出嘀嘀的提示音,为盲人过马路服务

个性化的交通指示路牌和香港城区地图 记者体验香港交通的“易”与“难”
停车
难
数字看交通:普通停车场收费是每半小时8元,月租2000元到3000元。
香港是个富有的地方,机动车保有量却只有50万左右,这个数字也许你不相信,可真实情况就是如此。
你也许在香港电影中见过半夜飙车的情节,然而你绝对想象不到,甄子丹这样的大明星晚上到兰桂坊,也只是乘坐出租车而不是自己驾车。
私家车在香港绝对是奢侈品,如果你认为香港人买不起车,那就错了,真正的原因是停不起车。
在香港,普通停车场的收费是每半小时8元,即使成月租用有优惠,也在2000元到3000元,车位紧张的地方价格更高。
另外,香港地区严格限制私家车数量,一台车年检费每年高达6000元左右,加之公共场所停车更难、收费更高,所以最终90%的人选择公交车,而不是自己开私家车。这也是香港交通顺畅的最主要因素。
收费停车费高九成人选公交
罚款不按咪表取车至少罚40倍
数字看交通:咪表只允许停两个小时,收费8元,如果超时就罚款320元。
昨天15时,交通督导员小杨来到爱群道巡逻,一排整齐的车辆前的咪表是小杨必须检查的内容。
“这种蓝色柱子的咪表只允许停两个小时,收费8元,如果超时了就会定额给车主320元的罚单,再超时再加320元,直到罚到大家怕了为止。”小杨也不愿这么做,可他说,这是法律规定,谁也不能违反,还有,停车时间长耽误别人停车。在香港有数万个咪表每天使用。
上下班高峰交通拥堵,是长春人的心病。可是,城市人口比长春多一倍的香港,这么多年来却没遇到这个问题,令很多外地来香港的人惊叹不已。是什么让香港交通如此顺畅?带着疑问,我们走进香港街区。
标识
只要认识字就不会迷路
数字看交通:香港人口600多万,道路将近1900公里,铁路接近190公里。
“望左”、“望右”,香港湾仔普乐里街口路面两道粗重的箭头边,用汉字和英文标注着这样的字样。
这就是香港,一个满是符号的国际都市。
走在香港街道上,但见人流如织,车流不息,除了进出关口的地方由于检查必须停靠外,市区之内,永远看不到堵车的现象。
弹丸之地的香港,居住着600多万人口,而且平坦的地方很少,可香港特区政府却在这个小地方兴建了将近1900公里的道路,接近190公里的铁路。
什么地方禁行,什么地方转弯,什么地方上下乘客,街道标牌上标注得非常明白,各条街道的名称在路牌上都有中英文双语提示,难怪香港人说,只要你认识字,永远也不会迷路。
有一个现象很奇怪,在香港你根本找不到执勤站岗的交通警察,就连偶尔经过的巡逻交警也很难看到,与顺畅的交通联想起来,这个城市着实匪夷所思。
巴士
650条线路覆盖全港
数字看交通:每天400多万人次乘坐巴士出行,香港和深圳之间的巴士每天接送旅客超过250万人次。
早上8点半,在香港中环上班的林御国下楼来到湾仔101路巴士站点,悠闲地打开mp3听音乐,20分钟后,将有位客户和他谈生意,可他并不着急。“没关系,巴士很多也很方便,15分钟后就能到公司,不会误事!”
他说的没错,1分钟后,101路双层巴士就停到面前,向记者挥挥手,林御国拿出八达通卡上车,转眼间,大巴就消失在街道拐弯处。
林御国的自信是有原因的,香港公共交通特别便利,类似101这样的巴士随处可见。香港拥有超过650条巴士线路,最繁华和最偏远的地方,都有巴士网络覆盖。
据香港运输署介绍,每天有400多万人次乘坐巴士出行,而往来于香港和深圳之间的巴士每天接送旅客也超过250万人次,90%的人都以此作为主要交通工具。
从这个意义上讲,用巴士世界来形容香港,似乎一点也不过分。
地铁
运送三成乘客全球利用率最高
数字看交通:香港地铁总长91公里,共有7条地铁线,每天250万人次搭乘地铁。
香港地铁总长91公里,共有7条地铁线。记者驻地宾馆附近就是湾仔地铁站,除了去个别地方需要乘出租车外,我们出门采访都是乘地铁,尽管高峰时期地铁人数也很多,但与北京比起来,还是好多了。
香港地铁一共有53个站,其中16个中转站,这从站内颜色就能分辨出来,一般大型中转站站内的墙面都是红色,可以让乘客在各线路上完成换乘,地铁站连接了好多重要景点和商业地段以及交通枢纽。
每天有250万人次搭乘地铁,地铁承担了香港30%的乘客运送任务,在全世界范围内,香港地铁是利用率最高的。
地铁不仅是交通工具,地铁出口都在重要商业街区和主要景点,四通八达的地铁让人们在换乘过程中,可以买到任何所需用品,为香港市民打造了一个生活圈。
与北京地铁和我们长春轻轨不同,香港地铁站站台上有玻璃墙,地铁停下来后,玻璃墙上的玻璃门和地铁车门同时开启,这不但可保证乘客安全,而且保证地铁空调温度,避免浪费能源。
有轨电车
保留百年照顾弱势群体
数字看交通:全程30多公里,每天平均运送24万人次乘客。
横穿香港岛有一条特殊的公交线路——有轨电车。当地人称之为“叮当车”,全程30多公里,因为车辆启动时司机总要摇动车铃提示,声音好像敲钟的叮当声。
香港有轨电车历史悠久,昨天记者特意坐了一次,很便宜,只要2元港币,不管你坐多远只收两元钱,从后门上车从前门下车。
土生土长在香港的陈阿姨介绍,有轨电车在香港已经有103年历史,在40多年前,双层的电车上层因为视野好,收1毛钱,下层只收半毛钱。香港电车公司拥有163辆电车,被誉为世界上仍在服务中的最大双层电车车队,现在每天平均运送24万人次乘客。
古老的叮当车与现代繁华都市相比,似乎不太相称,据说香港人也曾为叮当车的存废产生过很大争议,后来因为环保需要,更主要是港民要求保留这一文化记忆,所以一直保留至今。陈阿姨则认为,叮当车照顾了很多收入偏低的香港居民,所以才最终保留。
香港还有3万辆出租车,有避免居民遭受车辆骚扰的空中走廊,还有渡轮,这一切都构成了香港便利的交通体系。
八达通卡
使用范围广随时能充值
数字看交通:一张八达通卡初次申领需要150元,100元为存入金额,50元是押金。
八达通卡——香港人必备的宝贝,也是外地人来香港省钱的好工具。八达通卡类似于我们的公交IC卡,在香港,这是乘坐交通工具最好的付款方式,可以用到出租车之外的各种交通工具上,而且在所有报摊、便利店都能用来付款,也可随时充值。一张八达通卡初次申领需要150元,100元为存入金额,50元是押金。
这种卡片从香港回归两个月后开始启用,到现在香港居民几乎人手一张。
八达通,翻译成英文又是八爪鱼,很形象、很贴切。十年来,香港人越来越离不开它,内地来到香港的人也有很多离开香港时,都不惜留下50元押金,以备以后来时再用。回归十年,一张小小的卡片,见证了香港信息系统和社会变迁的整个历程。
本文来源:新文化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