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45|回复: 0

新闻也是一种创意产业

发表于 2012-12-29 13:04:2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兰传斌
  版面就是内容本身
  在办报的过程中,版面居于何种位置?
  形象一点说,如果一件件稿子和图片是一种种食材,那么版面处理就是烹调过程。拥有上好地道的食材,还需煎炒烹炸的十八般厨艺,方能呈上一桌美味大餐。
  从这个比方看来,版面既是内容的载体,又是内容本身。
  之所以把版面比作烹调,是因为两者都需要统筹。新闻版面看似简单,实则高度浓缩,一文一图闪转腾挪,于方寸之间见精神,集中体现办报人新闻整体把握的功力和新闻操作能力,手段高明方可为新闻增值,从而以版面张力彰显报纸表现力。
  走过了漫漫长路的报纸,与网络不期而遇,包括报纸版面在内的传统处理手段大受挑战,何以立身?何以突围?在传承与创新之间,当今报人需要动动脑子。
  不妨就获得山东新闻奖一等奖的2010年11月28日大众日报一版谈谈。
  
  版面的灵魂在创意
  11月28日大众日报一版,为什么会出现“羊城记忆”这个板块?
  新闻制作的一般流程,首先是基本判断,继而是思路设计,最后才是操作与实施。而在此过程中,判断乃是基石,创意乃是灵魂。在精准判断的基础上,有灵感迸发的好创意,才能高人一筹,让人眼前一亮。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也是一种创意产业,在新闻竞争日趋深化的今天,这种观念亟待确立。
  对于11月28日的大众日报一版来说,广州亚运会闭幕无疑是最大的新闻。在消息来源毫无秘密可言的情况下,版面编排出特色成为制胜关键。除了如数家珍报道奖牌数量、相对滞后地复述熄火方式,还可以怎么样?海心沙,小蛮腰,木棉花……16天精彩历历在目,当繁花落尽,我们还会记起什么?正是在这样的冥思苦想中,恰有一丝火花迸发:除了相约仁川的期盼,我们还有对羊城的依依不舍——“羊城记忆”就这样思路初定。
  在美术设计上,“羊城记忆”四个字采用仿古印设计,突出过往的历史感;内容选取“点火”、“友谊”、“参与”三部分,恰是“爆竹点火”、“怀抱受伤对手”、“参与26分钟”三个故事性片段,凸显亚运不仅是体育竞技,还有想象力、情感友谊和参与精神。
  在全国主要报纸中,这种设计独具特色,成为版面的亮点。
  
  用好版面“冷兵器”
  报纸的手段基本是“冷兵器”,这是相对于网络、广电等而言的。与后者一类“热兵器”相比,报纸的种种新闻手段正在面临冲击,不如电视可观可感,不如网络快捷丰富。两个不同代际的传媒手段狭路相逢,报纸何以制胜?
  标题便是这“冷兵器”家族的一件宝贝。
  11月28日的一版有一则导读,将“美国发力东北亚”和“奥巴马受伤”两件新闻组合处理,分别拟题“美国打算盘”、“总统很受伤”,语言活泼,却透着深刻含义。
  网络时代,标题制作愈加强调直白达意,迅速快捷地传达信息,主张多用“动宾结构”和“主谓结构”。在此形势下,报纸自当借鉴网络标题的长处,而且近年来已在实践,类似“敢立潮头唱大风”的虚题逐渐淡出,实题大行其道,这也体现了报纸的进步。只不过,报纸标题还应该有更高的追求,因为报纸应当展现现代汉语的高水平、高境界——在达意之上传神;在传神之上入骨。
  图片图表与标题类似。当年“读图时代到来”的判断,让图片曾经风光一时,如今在视频的冲击下或可归为“冷兵器”。然而正是这一兵器,用好了依然锋利无比。11月28日的大众日报一版主片选取“亚运主火炬熄灭”瞬间,采用拼接形式,圣火以“抠图”出现,跃然纸上,“芭蕉男孩”手捧“木棉花”,火炬缓缓熄灭,隽永绵长。
  如此看来,只要创意无限,兵器虽有冷热之分,却依然各有所长。
  (作者为大众日报总编室编辑、大众日报青年新闻创新奖获得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