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10|回复: 1

别给农民工“中国最丑坏声音”

发表于 2012-12-31 09:38:3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2月28日下午4点多钟,一位农民工从一辆印有“室内粉刷”的工作车下来后上了公交车。这名农民工年龄在50岁左右,衣上沾有尘土和涂料。“你穿得这么脏,就不应该坐公交车,应该自己走路回家!”一名老太呵斥身旁风尘仆仆的农民工,指责其影响市容。 (12月30日《重庆晨报》)

有一种伤痛叫歧视,有一种幸福叫理解;有一种无奈叫距离,有一种美好叫尊严。如果我们的社会能够理解他们,我们的民众能够理解他们,我们的收入差距已然缩小的话,也许就不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我们不能去谴责一位60多岁的老人,她的这种“躲闪”和心态有着丰厚的社会土壤,并不完全关乎个人素质问题,有着深层的社会原因,不能把老人推向风口浪尖。

工资被无良商人席卷,躯体被黑恶势力殴打,有人在寒风中因为不在救治范围而死亡,有人被骗到黑矿流血,有人被拘禁到车场流汗。。。。。。这都源于歧视,想想都让人心痛,只因他们真的是我们的兄弟姐妹,也许上溯到一千年前,我们和他们有着很亲缘的分子和细胞,其实,他们就是我们。

背井离乡、别妻离子、放下爹娘,到异地他乡去打拼,在艰辛的日子里,在劳累的时光里,在寂寞的岁月里,他们在孤单中迎接着每一天的太阳,这个群体的别样忧伤只要他们自己深深懂得。不想说他们是为了祖国,为了人类,为了城市,我们更不想把“舍小家顾大家”这样的话语写在他们身上。但是,祖国、城市、人类的的确确因为这个群体,而前行,而生动。很“落地”的一句话就可以形容这个群体:他们只是为了让自己和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缩小与城里人的差距,与白领的差距,与商人的差距。想起前段时间的“农民工日收230元”的新闻,当时还引起了一阵“骚动”,其实,他们的付出远远要超出这230元。

异乡的月亮都是圆的,这是一个笑话,我更希望这不是一个笑话。这样才能给民工群体温暖的美好和期待,能感受别人屋檐下的温暖。可是他们迎接到的却是比刀子还锋利的歧视目光。在西安的农民工被乘客要求脱掉外衣;在南京的农民工被赶下车……比刀子还锋利的目光插在了他们疲惫不堪的心灵深处,于是在乘车时,一些农民工放着空座位不坐选择蹲着的大剧接连上演。这岂止是尴尬。

这种歧视现象有着土壤和根源。今年10月份,在济南营市街,一名流浪汉上了公交车被赶了下来。因为按照当地城市乘车规则,衣着污秽者不得乘车。歧视事件的发生总有着社会取向的影子。那种因“祖宗八辈都是血贫农而光荣”的时代已然过去,在这个追逐灯红酒绿的社会里,歧视弱势群体的现象不足为奇。

我们真的需要给那些生活在底层的弱势群体一个更加宽容,更加理解,更加关爱的空间。因为,我们寒冷的目光刺伤的不仅是弱势群体的心灵,更会是我们社会的肌体。不给民工兄弟“中国最丑坏声音”是一个大课题,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昧心自问:如果是我们遇到了这样的农民工,我们又会怎样?(郭元鹏)
来源:凤凰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17 15:08:45 | 查看全部
实际这是用工体制造成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