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04|回复: 0

党建带群建 合力在聚合中增强

发表于 2012-12-31 15:15:0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这是三个温馨小故事:9月28日下午,五星家园二社区下岗居民黄秋勇在社区工会的引荐下,通过面试获得了婚庆公司的仓管工作,一家人欢天喜地;家住北塘区惠华社区的资深票友陈明芳,自从加入社区妇联组织的巾帼服务队后,每周都去春晖阁敬老院给老人们表演、教老人唱戏,为老人带来欢乐的同时自己也收获了快乐;汤巷社区社工站站长王婧被周围的团员青年选为青春榜样,并被吸纳为崇安寺街道团工委编制外副书记,她策划了众多富有时尚感的公益志愿活动,把社区青年人的业余生活安排得有声有色。

  建设“大组织”、夯实“大基层”这篇“大文章”,对应加强基层群团组织建设这个“篇目”,其“文眼”在于通过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带动各类基层群团组织建设,着力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基层组织体系,并进一步整合党群资源,放大聚合效应,做到党群组织有效覆盖和有效管理统筹推进。随着工青妇基层组织在社会架构中的全面覆盖、立体渗透,党群工作合力不断增强,无锡基层群团组织在社会管理和公共事务中密切联系群众、组织群众、引导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日益彰显。

  “大组织”引领群团组织大覆盖

  哪里有人群,哪里就有党群组织。坚持“大组织”建设思路,全市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在党组织引领下,主动作为、增量提质,组织覆盖迅速扩大。
  日前,全国首家村级总工会———无锡江阴长江村总工会宣告成立。它并没有照搬传统运行模式,而是在已配备3名专职工会干部的基础上,建立了工会代表和职工代表巡视制度,成立了7个代表专项巡视小组,以此承担总工会各职能部门的工作。工会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拓宽工会基层组织建设是前提。随着“大组织”理念的贯彻实施,“党工共建”机制不断深化,各级工会组织在行业、园区、楼宇、市场乃至项目工地实现“深组建、全覆盖”,今年全市新建工会组织4000多家,一大批外资企业、劳务派遣企业的工会组建工作得到突破,确保我市工会组建和发展会员总量稳居全省“第一方阵”。

  与之相呼应,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团市委紧跟党建步伐,大力推行网络团建,目前共有183家网络青年社团建立团组织,5万多名网络青年被吸引到共青团麾下,被团中央誉为“无锡模式”;在全省率先推动“青年休闲集聚地”团建,并在滨湖万达广场、惠山古镇等20处青年乐于集聚的新兴领域成功建立160多家团组织。而作为党的妇女群众组织,妇联组织通过构建三层“同心圆”式的新型妇联组织体系,在新建工业园区、大型商贸市场、农民安置区等妇女集中地规范化建立妇联组织,使垂直性的妇联组织能建到“底”、固到“底”。

  “新探索”彰显服务群众新能力

  不久前,莫家庄社区妇联工作人员在走访中发现,社区有30多名残疾妇女,长期为就业问题所困扰,便决定成立专项帮扶小组。国庆前夕,广益星苑一对夫妇接到了来自妇联的工作推荐电话。

  加强基层群团组织建设,建起来是前提,转起来、活起来是关键。全市各基层群团组织在不断扩张和巩固服务群众的“民生网”探索中,形成了组织不断加强、作用不断彰显、群众更加满意的互动局面。

  各级妇联基层组织通过编织网上网下两张温柔呵护的“民情网”,解决基层妇联组织在联系服务妇女上出现的动态“盲点”。除了网络妇联、微博、QQ 群等信息化交流服务载体,在网下,妇联深入开展“走进春天·玫瑰有约”活动,组织万名专兼职妇联干部约访各类女性,帮助她们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同时,在全市实施四级妇联常执委结对一户贫困家庭、为妇女群众办一件实事等“五个一”联系制。

  工会组织将助推经济转型发展、构建和谐企业、提升职工素质的着眼点,化为具体服务职工的着力点,在提升服务能力中强化了与职工的“亲缘”关系。今年以来,全市职工技术创新项目达3000多项,创造效益近4亿元;在不久前结束的“2012金秋助学活动”中,全市各级工会共筹集1857.81万元助学资金,资助困难职工子女、农民工子女等共计18798人。各级团组织以“服务大局、惠及青年”为目标,充分发挥无锡青年创业孵化基地作用,协助各青年创业小额贷款合作单位发放贷款近1.3亿元。

  “新机制”探出转型发展新路径

  在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中,各级党群部门创新实践,不断弥补党群组织建设中的薄弱环节,努力把维护稳定、促进发展和造福民生的好做法好经验长效化、制度化,既增强了广大群众对组织的认同感,也为党群部门自身找到了破解发展瓶颈、创新组织机制、探索转型发展的新路径。

  今年以来,各级团组织将“三解三促”的要求青年化,以“青春邀约”为抓手动员全体团干部深入青年,实现了团组织与普通青年“见得上面、说得上话、交得了心”的零距离、常态化接触。他们还以“青年满意度测评”及“重点工作项目青年评价”的形式,掌握不同青年群体对团工作的认知,形成“内部讲执行、外部求满意”考评导向;以“开放式研讨”的形式,推广和复制112条工作经验。

  各基层工会通过实施“维权维稳工程”,深入开展和谐劳资关系创建活动,在全市95.6%的已建会企业中建起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妇联组织顺应城市化迅速推进、人口流动剧增的新形势,启动“妇女工作网格化管理”,即每个居民片组内都有专人负责妇女工作。另外,通过建立社区、社会组织、社工“三社”联动的妇女儿童社区服务新机制,引领各级妇女组织扎根社区、服务家庭。目前,在全市建立了26个三级妇联信访信息直报点、在约20%的乡镇(街道)、村(社区)建立了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解室,市、市(县)区两级妇联来信来访来电结案率100%。

                                                                                                  无锡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