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在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发展中,农民工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他们走在生产建设的最前沿,干着最苦最累的活儿,城市的座座高楼大厦,条条通天道路都离不开他们的辛勤劳动。
“班上19人,全是农民工,平均年龄29岁。”班长宋鹏说:“为了实现焊接质量百分百,大伙儿把汗水都藏在了焊花里。”2011年初,“宋鹏电焊班”被派往四川石化蜡油加氢项目,负责主要工艺管道的焊接。没想到,第一个任务就是焊接加热炉的不锈钢合金钢炉管——这些钢管都属于高温高压,最高温度达500摄氏度,炉管达到1000多摄氏度。这就是“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 ——东北炼化工程公司吉林化建安装五公司宋鹏电焊班的工作写照和取得的业绩。(工人日报)
以上报道反映的正是如今农民工的现状缩影。在我所从事的公路养护工作中,因施工任务量大而时间紧急的情况下,也会向外招聘一批工人,但是我们不称呼他们“农民工”,只叫“临时工”或是“季节工”,他们的工作任务通常技术含量不会太高,只需要简单的培训就可以上岗,但是工作是非常艰苦的,例如公路路容整修工作,全是靠人力完成的,一天下来腰酸背痛,累的根本不想动弹。他们的工资按照完成的工作量大概为每天100-130元,算下来比职工的要高。但是,由于工作工期短,单位只给他们缴纳工伤险和意外伤害险,和在职职工的待遇完全不同,他们没有固定的收入和工作环境,也没有应得的各项福利和保险,很多权益得不到保障。
我认为对待农民工,国家和企业要双管齐下,从制度上保障农民工的切实利益。
国家要真正关心好农民工。要对现有的用人机制进行改革,打破城乡界限,规范招工门槛,使在职职工和农民工享有平等的待遇,提升农民工的工作优越感和主人翁意识,从而提升他们的生活幸福感;同时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对农民工养老、医保、住房、子女入学等方方面面给予保障,解除农民工的生活后顾之忧,使他们真正融入企业的发展中来。
企业要正确对待农民工的生产价值。首先建立工资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工资协商制度,使农民工有坚实的生活基础;其次,企业在用人过程中应该正视农民工的作用,建立一套公平公正的用人机制,在工作中应以才干论英雄,不厚此薄彼,避免在职职工干轻活,重活、脏活都由农民工来干的现象发生;企业应完善职工培训制度,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对农民工应该进行定期培训,提升他们的整体素质;企业还要对现有的文化制度加以改革,纳入农民工思想建设,用企业文化塑造新时代农民工的新形象,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从而真正融入企业。
在不断发展的生产建设中,农民工将以更新的姿态诠释自己的劳动价值,相信那时将不再有工种之分!(蒲永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