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53|回复: 2

北斗闪耀星空 照亮国人之路——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

发表于 2013-1-4 09:43:2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新华网北京12月28日电题:北斗闪耀星空 照亮国人之路——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

王敏、刘斐

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12月27日正式提供区域服务。北斗,全球卫星导航“家族”的新成员将给百姓带来什么?它的未来是怎样的?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

问:北斗建成并正式提供区域服务,对国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答:当前,中国航天进入快速发展和宇航高强密度发射时期。2012年航天科技集团圆满完成了19箭28星(船、器)的发射任务,发射次数再次位居世界第二。这其中就包括北斗系统的4箭6星发射。可以说,北斗系统是中国航天高密度发射最典型、最集中的体现。这是继载人航天工程之后,我国航天科技工业能力的又一次全面提升。

作为全球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在我国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方面的价值不容小觑,其在交通运输、气象、渔业、林业、电信、水利、测绘等诸多方面都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随着系统的建设完善和应用推广,北斗将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国际导航领域的话语权和主动权。北斗加入全球卫星导航“家族”,不仅能为更多的用户提供更高的服务精度、更丰富的导航功能和更完善的用户体验,也提升了中国的核心竞争力。

问:目前,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可以提供什么水平的导航服务?与美国的GPS相比有哪些差异和优势?

答: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后,系统可靠性进一步提高,导航覆盖范围也进一步扩大。目前,北斗系统已经可以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提供精度在10米左右的导航服务,测速精度在每秒0.2米左右,这一区域导航精度基本可以与GPS持平。

当然,区域系统建设只是我国导航系统建设“三步走”中的第二步,目前来看与美国GPS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到2020年左右,我们还将建成全球导航系统。毫不夸张地说,届时我们的导航精度等各方面指标都毫不逊色于GPS。另外,北斗系统采取了很多首创技术,其短报文功能等独特优势也将更加凸显。

问:北斗为中国航天积累了哪些宝贵经验?高密度发射背后有哪些“北斗经”?

马兴瑞:北斗的建设带动了航天科技工业多方面的发展创新,很多宝贵经验都值得我们好好总结。


一是持之以恒推动自主创新。北斗团队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推动航天产品和元器件国产化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高精度星载铷钟、统一频率源技术、卫星S波段扩频体制的启用、卫星抗空间辐射加固等关键技术和产品得以突破,星箭产品的成熟度和可靠性得到大幅度提升。

二是大力推动航天工程管理创新。在如此短时间内实现大规模星座体系建设,对中国航天而言尚属首次。通过创新管理模式、推动批产管理、强化质量管理和风险管理等方法,保证了星箭的连续成功。

三是不遗余力进行人才队伍建设。有一项统计数据让人振奋不已:北斗团队型号“两总”平均年龄47岁,型号队伍平均年龄34岁。在科研生产一线,众多“70后”“80后”挑起大梁,成长为型号骨干。这是中国航天未来发展最宝贵的财富。
问:北斗在下一步系统建设和推广应用方面有何规划?

答:北斗自提供试运行服务以来,我国各行业开展了一系列北斗应用示范工作,实际应用效果很好。作为朝阳产业,卫星导航也已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毋庸置疑,我们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航天人将抓牢发展契机,全力推进我国导航系统建设第三步——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研制攻关工作,力争首颗试验卫星在2014年左右实施发射,以更好地验证全球系统建设中的各项关键技术。

同时,在加强现有北斗系统建设、维护的基础上,我们还要积极推动北斗应用推广和产业化工作,努力使北斗尽快进入“寻常百姓家”,为大家献上一份航天大礼。



(本文来源:新华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6 20:19:26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0-13 14:49:11 | 查看全部
支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