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81|回复: 0

化验中心四班的系列工作日记

发表于 2012-12-29 21:06:0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化验中心四班的系列工作日记
        
          第一篇  我们班的“电脑迷”老刘
    “冬光,有空吗?再给我说说!”刚吃过午饭,班里的少数民族
职工刘红就“缠”着班长李冬光,强烈要求班长再给她加餐--电脑餐
。这事咋回事?原来,随着全厂自动化信息的推广应用,原来分析的
数据由手工输入全部改为电脑输入LIMS系统。这下子,老刘可犯了愁
,原来在家到是有台电脑,但那是孩子用的,老刘看着这冰冷的电器
就憷头,平时连开关都不会,如今猛的要求全班进入“电脑时代”,
这不是赶鸭子上架难为人吗?
   这老刘,愁归愁,但天生有股不服输的劲头,要强的很。琢磨来
琢磨去,古人虽说四十不学艺,但现在更讲究活到老学到老,不会不
要紧,咱拜师学艺。跟谁学呢?班长李冬光!这个班长可非等闲人物
,是个多面手,业务上那是不用说,“杂学”也了得。电脑上更有一
套,老刘看过她制作的PPT幻灯片,那叫一个好。得,就缠着她不放。
    老刘打定主意后,只要瞅着班长有点空闲,就拉住她问个不停。
拼音打字拼音不熟悉,一个个字母记在本上,把开机、打开程序、点
击确定、进行确认、添加、输入数据名称等操作程序详细记录,工作
之余,按图索骥仔细摸索。班长呢,更热心,一手里拿着个馒头,另
一只手比比划划,这姐妹俩硬是跟电脑“干”上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老刘利用工余时间学会了上传下载LIMS
系统整个程序,顺利“出师”了。老刘对于师傅班长,更是逢人便夸
,她这夸,时尚的很,常用几句歌词来表达,歌词是这样写的:我能高
飞,像只鹰,全因为你是我翅膀下的风。老刘就山寨歌词--班长,我能
飞翔,因为你像风,托着我,推动着我一路前行。

               第二篇     “猛张飞”的口头禅
  在化验中心那疙瘩(那地方),有这么一个人,张飞一般。大块头,
声若洪钟,工作起来风风火火。更有性格的是他的几句口头禅“差不
多”“爱咋地咋地”“要小狗命了!”,相信说到这,熟悉化验室的
人定会脱口而出“是李伟!”,对了,说的就是俺们劳模班的李伟!
   提起这李伟,好多人会先点头再摇头,为嘛呢?先点头是点的李
伟的品格。厚道,能干!有什么事让他来帮忙,从来不推辞,袖子一
卷,说干就干。那为啥还摇头呢?原来这李伟确实能干,但太毛躁,
有点丢三落四的,活干的粗拉。“李伟,过来,平行样怎么只上一个
结果?”,这不,班长李冬光又找他了。
   李伟能干,但卤莽的性格,让李冬光也头疼了好一阵子。为了根
治他这粗心的毛病,班长只要得空就去盯着他的活计。李伟干的是沥
青岗位,沥青针入度对时间要求很严格,模具里的气泡在做样前都必
须很细心的清除掉。这些硬指标,李冬光把关把的更严。差几分钟才
到点,李伟想提前做样,不行!一分钟也不行。气泡刮的不干净,不
行!一个气泡也不放过!烦琐细腻重复,李伟有点恼。可人家李冬光
不愠不火,轻声细语的解释,李伟也没脾气了。
  隔段时间,李伟也带上徒弟了。一个女徒弟,高级技师。做事很细
心,很好学。再后来,班长李冬光给我们讲:“我针对李伟这毛躁脾
气,一方面,从外部逼着他改。另一方面,要他有所感触,从他自身
自觉去改。他带个细心的女徒弟,时不时的询问他,有时候还纠正他
的粗心,时间长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可小视。其实呢,日常细节也
能塑造性格。不知道大家注意没?我问李伟总是问他工作做好了没有
,而不是问他工作做完了没有。做完工作和做好工作失之毫厘,差之
千里!”说完,看着大家,微笑着。
   就这样,如涓涓细流一般,猛张飞李伟也在变化着,他的口头禅不
再是差不多,而是斩钉截铁的回答:“头,工作做好了!”

            第三篇          从节约一颗钉子、一滴水、一张纸做起
  “砰!砰!砰!”耳边传来一阵敲击声,“这帮家伙,怎么中午也在敲
敲打打?莫非赶工期?”我边嘟囔边推开岗位门。因为这段时间化验室整
改装修,天天一片嘈杂声。
   眼前的事让我楞住了,不是装修工人在干活,是我们的班长,满脸汗
水,拿着个羊角锤在敲打几块装修卸下来的边角料。“我说班长,你干
吗呢?这几块破木板怎么惹着你了?你拿它出气!”我看了半天,那几块
木板凹凸不平,没有再回收价值,对班长的行动莫名其妙,就开玩笑的
嘲弄她。
   班长仰起脸,擦了把汗水,冲我笑了下,回答:“我看这边角料上的
几颗钉子蛮新的,想起下来留着,没想到钉的这么结实,来,帮把手!
”,“啊,你鼓捣这半天,累的满脸汗就为这几颗破钉子?我,我,我
说你什么好?”我苦笑不得。“健梅,一滴水滴在地上会怎样?”班长
问,“怎样?接着干了呗!”我疑惑的眨巴着眼,这班长今天要考我脑
筋急转弯吗?“那成千上万滴水一起滴在这呢?”班长蛮认真的看着我。
我有点迟疑,慢慢的回答:“成千上万滴水一起滴在这?那么这里就成
游泳池了!”,“对了,游泳池就是由一滴滴的水组成的!这和一颗
两颗钉子的道理是一样的”,班长眼里全是笑意,仿佛捡了个元宝。这
家伙,用寓言说服我呢!我服气了,蹲下身,跟她一起忙活着。
   我忙活完,眼角撒摸到另一个杂旮里似乎有东西,过去一看,是一
沓打印纸,我拍打着上面的灰尘,边得意的大喊:“班长,嘿,我跟你
一样,捡到‘宝’了!”
   这就是我们的班长,这就是我们的四班,在确保完成化验任务的同时
,苦练"内功",努力打好"挖潜节约"攻坚战。
            第四篇   雨中随想
    傍晚五点,从化验中心出来,一阵寒风夹杂着冰凉的雨点迎面
打在脸上,不禁让我低下头、随手将衣领竖起半遮着脸,缩着脖子,
快步走起来。随行的同事异口同声地说着:“真冷啊”。
    门口站台上早已经有等待的人群了,衣着单薄的人们来回踱着
步子。我没带伞,也不在意,任凭雨水打湿了发梢和衣装。
    下班的班车来了,大家像看到希望的曙光一样,快步跑上车,
然后静止在座位上,像冻成冰雕一样,一动不动,一声不吭。四
周一下子显得更安静了,只有胡乱拍打在车窗上的雨点,让我感
觉到时间在一秒一秒地流逝着。
     这时的天色明显暗了下来,车在慢慢行驶,夜幕中的柏油路
在暗黄色的路灯下,好像古老的铜镜,发出油亮油亮的光芒。车上
的“冰雕”不知不觉慢慢融化了,转着脖子互相交流着。
    坐在车窗旁的我,胡乱用手擦抹着车窗上的湿雾,向外张望着,
我的思绪也渐渐蔓延开,突然想到了人生就像一场短暂的旅行,在
这场旅行中,有的人看着窗外的景色互相谈笑交流着,有的人昏昏
欲睡,而有的人则一声不吭、一脸愁容。有的人感受到了旅行的快
乐,而有的人直到下车也没有注意到窗外的美景,没有感受到快乐
的人势必会留下遗憾。
   其实快乐很简单,只要有一颗平常心。如果用善于发现的眼睛去
观察这个世界,会发现好多美好的东西。也许是一个微笑、也许是
一杯热水、也许是一个简短的问候!就像这如织的细雨,当你去观
察它时,它真的很美!烟雨蒙蒙,不是很诗意么?

        第五篇    晨扫
              晨扫
   “唰拉、唰拉、唰拉”,天色微明,窗外传来一阵奇怪的响声,我竖起
耳朵,听了一会,没错,确实是窗外传来的,很近。大早晨的,是谁在干
什么?我一下子推开窗,探出头去。
   迎面是一阵寒风,冻的我打了个激灵。一丝丝寒意向我袭来,眼镜片上
起了一层雾。我缩了缩脖子,把眼镜取下来擦拭干净,再向外张望,一个
熟悉的身影----是班长在扫落叶。好冷呀,一点也不愿动,可是,不出去,
让班长一个人打扫,又说不过去,我迟疑着。
   这时候,我班的班副,研究生刘品也扛着扫把出去了,两位“娘子军”
打头阵,我再不出去干不象话了,就竖起衣领,也到了外面。
   大冷的天,班长的额头到满是汗,一缕秀发沾在额角边。副班长还在打
趣她“我说班长,这么早,你就来‘破坏’这诗情画意的景色!看,这落
叶,每一片都摇曳着大树的欲说还休的风情。秋天的落叶,让人目睹的是
风韵;冬天的落叶,迎来的满怀的欣喜。‘可惜,可惜’!都让你‘扫荡
’了!”,班长让刘品逗得嗤嗤笑开了“这小孩(刘品是班里年龄最小的
),别冒酸水了,大诗人。正好,你和李伟扫西头,我扫这边,今天的落
叶特别多,够咱们忙活一阵子的。”,我看了班长一眼,插话道:“你扫
了老半天了,也不喊着大家!”。班长笑了笑“我看大家昨晚上赶上开工
加样,不停忙碌,很辛苦了,就考虑自己多干点,权当锻炼身体了。”,
我没再说话,但心里有股热流,其实班长岗位开停工期间更需要样样操心
,比班员更劳累,她工作样样抢在头里,大概模范表率都是如此吧。
    冬天,美得纯真,美得洁净,美的白壁无暇。冬天里的化验员,和这
美丽的冬天一样,不畏寒风的洗礼,有着灿烂的微笑和昂扬的斗志,工作
着的她们是最美丽的。

                 第六篇        四班的顺口溜,好!
    所谓顺口溜,就是流行的一种口头韵文,句子长短不齐,纯用口语,
念起来很顺口。它最大特色是“押韵”,念起来特别响亮动听容易记忆。
而在化验中心四班,最近由班长推行,大家发扬光大的安全顺口溜红火
起来。
    安全,在每一个企业,都是天天讲,日日说,似乎是“老生常谈”,
但是不乏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的职工,有的还嫌罗嗦,等出了事故再后
悔也晚了,正是“良药苦口”。但有天,班长灵机一动,良药能否不再
苦口?怎样让安全知识既深入人心又不因多次强调而有腻烦心理?恩,
她想了一“撒手锏”!--那就是朗朗上口的顺口溜。
    “谁英雄谁好汉 安全第一比比看”、“上班走了神,事故敲你门”
、“一分钟的疏忽,一辈子的痛苦”、“消防事关你我他 安全系着千
万家”,这些亲情化安全警句悄然成为了四班职工的“口头禅”。
     为营造人人参与,齐抓共管的安全氛围,四班在班长提议下,广泛
开展了征集“亲情化”安全顺口溜活动,这激发了大家极大的热情。安
全宣传原来也可以这么人性化发展!虽然安全顺口溜这个“撒手锏”得
到班员普遍好评,甚至有人开玩笑要班长去申请“金点子”奖,班长却
依然那么淡然,“工作不仅要苦干,还要想‘招’,用力只能做到,用
心才能做好!”班长李冬光微笑着说。
               第7篇  安全没商量
      
  化验中心的班长李冬光,真不愧名字中的这个“冬”字,管理起班组
安全来,就象严冬一样冷竣不讲情面。我有幸刚遭遇了一场“冰雪风暴
”。
  早上,收拾好采样器具,刚要出化验室,手机响了。接完电话,抬腿
要走,被班长喊住了:“王海涛,回来!不知道去装置不允许开手机吗
?把手机先给我,我替你保管。”当着大家的面,我被训斥的脸发红,
难为情的讪讪的把手机递过去。
  班长看了我一眼,轻笑了一下:“海涛,可不能安全生产说起来重要
,做起来次要,干起来不要。老话讲,谁安全,谁生存。生命对于谁都
只有一次!我说的对吗?”对班长的郑重叮咛,我也重重的点了点头。
  中午时分,又有人撞在班长的“枪口上”,这次“闯红灯”的是李伟
。大概是嫌新劳保鞋“捂”脚,有一只鞋趿拉着,被眼尖的班长李冬光
盯上了,“李伟,把鞋子穿好!因为不穿好劳保鞋被扎伤砸伤脚的事故
还少吗?”,李伟在班长监督下,麻利的把鞋提上了。也巧,李伟的徒
弟小王正走过来,为免除尴尬,李伟呵呵笑着对班长说:“头,你真是
咱班的安全守护者呀!”。班长瞪了李伟一眼:“嬉皮笑脸!说真的,
咱厂里的规章制度从某个意义上说都是用血的教训写成的,千万不能再
用血来验证!”,听着的人心里都咯噔一下,是呀,一次次的惨痛教训
,当时让人心里发冷,可时间长了又麻木了。说到底企业最缺的不是制
度,而是制度的执行。没有执行,或流于形式,安全第一就成为一句空
泛的口号。安全应在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中,如我和李伟这种被动状态是
最要不得的。
  “安全守护者!”李伟的这句戏言倒是一点没说错,班长李冬光在安
全生产工作中,不讲人情面子,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正如她常说的:
“规章制度是标尺,安全刻在分毫里!”,在班长这个岗位上,除了安
排工作,审核结果,接收任务等,查找班组安全漏洞也成为她的一种习
惯,班员做好收尾工作后,她还要各个岗位巡检一遍。心细如发的她在
安全工作日记上写的一句话真正表达了这种严谨的工作态度:“要想时
针走得准,必须控制好秒针的运行。防微杜渐,重视班组工作中每一个
细节才能保安全!”。
  很多人喜欢洁白无暇的雪,喜欢它飘飘洒洒的轻盈舞姿。安全,正如
严冬中的冰雪,让人清醒,沁人心脾的寒冷中透出的实则是生命的温情
。安全创效益,瑞雪兆丰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