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对员工的态度,决定企业发展的高度
近日,一项于北京发布的针对中国经理人所作的调查显示,人力资源是当前经理人公认最大管理挑战,且近十年来,人力资源领域挑战不断演变。当前,众多企业人力资源战略性任务转为提高员工士气、打造全球化人才,其中,如何管理新一代员工比如80后、90后员工,成为管理层最关注的问题。
如今80、90后的新生代员工,他们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本来就比较受家长的宠爱和娇惯。进入企业和社会,猛然就让他们成为特别听话、特别能干的员工,这确实比较困难的。在企业他们是比较活跃的一群,有的员工每天上班就成了“低头族”,手里拿着手机,不是刷微博,就是玩游戏,在工作上只当个磨子,老师傅推一下,身子就动一下,没有人愿意从最基层做起,从最艰苦的工作环境做起。前阵子,有媒体说,让90后员工负责送几份盒饭都不愿意做,他们认为,自己学历高,进公司就应当做管理、当白领的,这样掉了自己的身价。前几天,我爱人办公室里来了一个大学生,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看她的手机,除非爱人分点事情给她做。有一天,她发现我爱人忙得不可开交,她在旁边接过爱人的拖把开始搞办公室卫生了,可是,当她把办公室地拖完之后,就将拖把往卫生间里一扔,从来都不知道清洗拖把。还有一次,她听到我爱人在会议室拖桌子,布置会议,忙得不可开交,她在旁边就像没事人一样。我爱人说,不好意思叫她的,让她自己慢慢领悟吧!
其实,80、90后员工们与我们那个年代的人一样,有优点,也有缺点,关键就看你怎样对他们管理。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管理者对员工的态度往往会起到一种暗示的作用,积极的态度产生积极的暗示,消极的态度产生消极的暗示。
笔者认为,80、90后的员工刚刚步入单位就如同一张白纸,需要单位管理者的引领、老员工们的以身作则影响和带领。针对他们刚进单位,对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比较差的实际状况,我们在工作上就要善于给他们压担子、铺路子;在思想上,要与他们真心沟通、平等交流;帮其设计好自己职场规划,最终让他们在企业有一个能够很好施展自己才华的平台。当然,在职业选择上还是要尽量根据80、90后们的兴趣和爱好,实在没有什么特长和爱好的,就要帮他们在培养兴趣和爱好上下下功夫。对于不同性格的人,我们的管理者还要善于采取“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方式方法,做好思想引领、工作和生活上的帮扶等工作。让他们在企业有自由表达个人观点权、选择岗位权、平等竞争权、个人隐私权等等。同时,企业还要为新生代员工建立人才档案、性格档案、兴趣和特长档案、以及为他们提供教育培训福利待遇等等,这样既能调动新生代员工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又有利于企业进行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从某种角度上讲,“自由发展”往往更能体现一个人在从事某一个领域里的超能力,超水平的发挥,换句话说,就是把能力发挥极致。记得去年下半学期,华中科技大学举行本科生开学典礼时,该校校长李培根院士就以“自由发展”为主题,为7500余名大学新生上了入校“第一课”。“你在大学的自由发展意味着成为你自己,不只是要有好的成绩,这意味着你要有自由意志,要有独立的人格和鲜明的个性。”根叔也意识到,“自由发展需要开放的环境,封闭环境中谈论自由发展也没有多大意义”。
在目前思想观念碰撞、利益调整变革的新时期,各种矛盾更为错综复杂,也给各级管理者开展工作提出了全新课题。作为企业管理者千万不能用歧视或冷淡的眼光看待新生代员工,或是采取“以罚代管”等手段对待他们,而是要用真心真情打动他们,感化他们。俗话说:“跟好学好,跟着叫花子学讨”。在企业管理上,新生代员工的工作环境影响也很重要,老员工平时的思想和工作作风更重要,无论是工作中,还是休息时,我们老员工都要用积极健康向上的心态畅谈交流,避免那些悲观消极的情绪,尤其是在新生代员工面前,更要谨慎用事,不要感情用事。
笔者认为,对80、90后员工的管理,不仅仅给其提供宽广施展才华的舞台,也不仅仅满足在思想上与他们沟通与交流,还需要从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心和关怀他们,让其对选中的企业有信任感、荣誉感、归属感。前几年,我们单位新进一个80后的研究生,他的理论和专业水平都很不错,按理说,像他这样既有学历又有能力的人早就跳槽,,另谋高就、拿高薪去了,况且,他的同学多次劝他跳槽,但他都没动心,依然拿着一份并不太多的薪水,从事着电气点检长的岗位。原因很简单:在他刚进单位不久时,农村家里涝水灾。当自己和家人最困难的时候,是企业员工们向他和他的家人伸出了援助之手,帮助他度过了难关。结婚之后,没有房子,单位又给他提供了住所,最后还以比较低廉的房价,又卖给了他,正是企业细致入微的关怀,才留住了他,才激发他更好地为企业多做贡献、多做奉献。也正是有了这样懂得感恩、懂得思进、懂得担当的新生代员工们的团结奋进,无私奉献,才使得企业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